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记忆客厅”之外的记忆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4-05 19:18:48

  ●孙艳

  位于开远凤凰生态公园凤凰楼上的“开远记忆客厅”自今年年初开展以来,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热烈“追捧”。站在人潮如流的展厅里,看着那一幅幅、一件件凝聚着开远几代人记忆的图片、展品,我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

  “开远记忆客厅”建设过程中,我有幸参与了一至二层展厅的文案审核,与开远文史方面的专家、老师们一起度过了三个月的难忘日子。如果说,“开远记忆客厅”里所展示的“记忆”令人激情澎湃,那么,那些“客厅”之外的记忆却让我温暖满怀。

  我在开远生活已经二十多年了,见证了开远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但参加“开远记忆客厅”文案审核后,才知道原来自己对开远历史了解并不多,甚至是孤陋寡闻。每一次文案审核,都为我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开远历史人文课。

  文案审核中,我了解到“羊街”原来不是由牛羊交易的街市演变而来,而是因为修建滇越铁路的法国人家属曾在这儿“赶洋街”;大花桥不是因为桥旁边花儿多得名,而是因为靠近木花果村、钢铁桥体呈栅格状几何纹造型而得名;果酒厂的“六果液”里并非固定的六种水果,而是随时令变化调整配方。

  文案审核中,我才知道,那座我每天下班经过的毫不起眼的迎晖桥原来曾在开远交通史上发挥过巨大作用;一百年前,在开远的“落云庄”就可以买到苏杭的绸缎、法国的面包、越南的咖啡;我曾经工作了十多年的解化厂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关怀下建成的;开远林机场生产的汽车曾经开到北京天安门……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有据可查,有史可考。

  除了这些辉煌历史带给我的震撼以外,文案组的各位专家们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文史资料编撰严谨、执着的态度也深深打动了我。

  文案审核组的组员们在各自岗位上担负着本职工作,审核都是利用周末和晚上的休息时间进行。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到深夜是家常便饭。最忙碌的时候,大家从早到晚没有离开审核现场,用餐时间吃点盒饭又继续工作。

  为了提供东沟西沟的绘制原型,文案审核组的专家多次到实地查看地形;为了找一件实物展品,为了拿到第一手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专家们四处征集,费尽周折;为了考证开远发电厂的某机组是否为西门子公司制造,审核组一再查阅资料、求证专业人士;为了一个版面的安排、一个词语的表达、一个标点的运用,专家们引经据典、反复推敲,争得面红耳赤。

  忘不了“开远记忆客厅”布展初步完成后,文案审核组的专家们深夜十二点登上凤凰楼查看布展情况,在夜色中欣赏凤凰山美景,为开远曾经的辉煌、今天的美丽而举杯邀月,诗情满怀。

  更忘不了那个初冬的不眠之夜,那天我们审核的主题是 “双百梅花诗”。结束文案审核时已经是凌晨四点半,街道上薄雾清霜、寒风凛冽,走在空寂无人的开远街头,大家戏言,为了“记忆客厅”,我们领略了一把凌晨四点半的开远街道风光。

  为了既能真实、理性地再现历史,又能充分体现“记忆客厅”的人文内涵,我们把改好的文案一遍遍修改、核对,甚至推翻、重写,力求准确、真实、简洁、又不乏诗意。三个月的时间里,仅我们一至二楼文案审核组就开展了二十五次文案审核。加上之前的大纲讨论等,前后将近四十次。

  曾有人问我:“你们的文案是准备流芳千古吧,改那么多次?”我回答说:“能不能流芳无所谓啦,尽量少留错误和遗憾吧。”确实,对于文案审核组的组员来说,这些文字能不能流芳千古,实在不是我们所能预见和掌控的事情,即便经过这么多次的修改和审核,谁也不敢保证所有的文案都没有错误和遗憾,只能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有人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却知道,有很多人在竭尽全力还原历史真相,让历史以最本真、最纯洁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到用生命和尊严记录、维护历史真相的司马迁,小到“开远记忆客厅”文案审核组里这些为一个标点符号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文字工作者。

  还有人说,历史是冷冰冰的记录,没有感情、没有生命。我却觉得,历史是有温度、有情怀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缔造者,历史就是由无数人的记忆堆积而成。就像这段开远记忆客厅之外的记忆,注定会成为我生命中温暖而难忘的一段“历史”。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