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丛
离开故乡多年,可那青青的甘蔗林,悠悠的乡土情,仍是我驱之不去的怀想。
故乡因为水土丰美、气候温和,很适合种植甘蔗。在我的记忆里,春夏时节,块块相连的甘蔗林,着一身青翠婆娑,宛如青春少年,清纯迷人、活力无限;秋冬时节,幽深茂密的甘蔗林,鸟声清唱、流水低吟、甜蜜飘散……苍苍甘蔗林,犹如故乡绵延数十里的活广告,装点着乡土,诱惑着远客。
儿时,我们仿佛一只只欢乐无忌的鸟儿,在甘蔗林里觅猪草、捉迷藏、玩打仗,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欢乐。每年第一棵甘蔗的品尝,似乎永远是我们孩子的“专利”,甘蔗尚在青涩之际,大伙便呼朋引伴偷偷品尝。而到甘蔗成熟,则专选“罗汉甘蔗”(蔗中精品),吃得嘴酸牙痛,吃得日子一片芬芳。
与大人们一道收甘蔗也别有情趣。寒冬腊月,冷雾迷蒙,甘蔗田里却是一片火热的忙碌。妇女们轻灵舞动镰刀,削叶,净根,砍梢,熟练得像大圣舞弄金箍棒。男人们挑着甘蔗到路边装车,脚踩薄田埂,扁担晃悠悠地发出吱吱响,似乎在吟唱着丰收的小调。小孩子或将甘蔗砍倒码堆,或将削出的甘蔗捆好,或者拾掇田间残叶,虽然笨手笨脚,却也收获着声声称赞。
卖了甘蔗,有了钱,生活随之色彩斑斓。餐桌上时常飘着肉香,小孩子的手里变换着玩具,大人口中多了份显摆,欢庆的村宴一拨又一拨……
可有一年,一夜醒来,雪落满坝。昔日茫茫蔗海,已被一尺厚的积雪捂个严严实实。捂住的,冻坏的,是乡亲们一年的期盼、幸福和欢乐。那一年,我们过足了北方孩子的雪上欢快,可不久即尝到生活的苦涩——家里时常缺鱼少肉,身上只能穿廉价的衣物……懵懂的我们方知,这片茫茫的蔗海,居然与一方百姓的幸福、欢乐如此密不可分!
后来,我因读书、工作离开了故乡。忙碌与疏忽之间,故乡仿佛已经春潮激荡,亮丽多姿:一棚棚蔬菜你方唱罢我登场,一块块荷塘红花绿叶交相映,一园园果树显摆着累累硕果,一片片三七启迪着新思路……而原来浩荡铺展的甘蔗林,则已萎缩成坝子一隅的落寞,似乎在诉说着无声的悲凉。
故乡的甘蔗林远去了,然而,我心头虽有淡淡的依恋,但多的是满满的欢欣,因为此消彼长,不变的是幸福的向往!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