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犟里有爱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20 11:16:07

  ■杨丛

  一直觉得父亲犟,不近情理,一旦做决定,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我初中毕业那年,成绩还不错,碰上镇上的水泥厂招工,想去,父亲拦住:“别被迷了眼,静心读好书!”想报考高中,父亲又一口否定:“你以为人人都能上大学?报中师!”执拗不过,我仍偷偷报了高中,可居然拿到了中师录取通知书。原来,父亲早看穿我的小把戏,径自找到班主任(他的中学同学),暗中给改了过来。中师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谈婚论嫁的年龄,父亲给我介绍了个姑娘,对方长相人品不错,可我年轻玩性大,就想处两年,慢慢再说。父亲立马又吹鼻子又瞪眼:“你以为自己是哪根葱?这姑娘配不上你?把婚事办了!”无奈,我只得乖乖就范。

  我不惑之年,父亲花甲已过。谁知他竟然要盖新房。对这个决定,我们坚决反对,因为我们弟兄都在城里买了房,父亲可以和我们同住。再说父亲积蓄不多,也该享享清福了。可他一口犟理:“你们那房,几十年过后还有一片瓦?咱这地宅,是千秋万代的传家宝!”他一意孤行地动了工。

  至今,我在教师岗位一干就是二十年,从乡镇到城区,非官非富,日子虽然清贫,但是衣食无忧,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每每回乡路过倒闭的水泥厂,碰上那些高考落榜的老同学,一想起艰难岁月的命运抉择,不免感慨万千。

  婚后多年,妻子勤劳能干、体贴贤惠,将小家操持得井井有条;女儿乖巧伶俐、勤奋好学,顺利考上南方某大学;而我内心欢悦,一有空就流连于文字的美丽。我家有滋有味的小日子,让在不幸婚姻中挣扎的朋友们羡慕不已。父亲让我明白:“包办”一段婚姻,是为了让还不懂得何为爱情的儿女不错过真正的幸福。

  在城里住久了,我们就回乡下去,住着父亲的新屋,整洁舒适、空气清新,工作的疲惫一扫而空。想起城里同事无“根”可依的孤独和久居一地的烦闷,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竭力留下一个“巢”,是为了让儿女记住回家的路。

  父亲当年那些看似偏执的举动,曾让涉世不深的我们抱怨、不满,甚至对抗,可回望岁月的风尘,历经现实的印证,那些看似不近人情的举动,其实都是满满的爱、长长的情,它足以让自以为是的我们涌起感动,潸然泪下……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