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英
每天下午4时许,微友老杨必在朋友圈发一道自制美食。南京樱桃盐水鸭、椒盐梭子蟹、红烧羊肉、油焖茭白、豆腐衣塞肉、荠菜馄饨、蛋饺细粉汤……就连做碗面老杨也是十分认真、花样百出:焖肉面、苏州奥灶面、葱油拌面、虾爆鳝面……美食达人老杨晒出的菜品繁多,好些菜是偏居西南一隅的我没看过没吃过的,老杨为每道美食都配上一段感性细腻的文字,生动描述食材的特点和美食的色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老杨说:“烹饪是一件快乐的事,食材经过你的手,焕发出一种独有光芒是多么幸福的事啊。”每次看到这样的文图,心里总是满满的感动,隔屏都能感受到这个上海男人对生活的热爱、对烹饪的痴迷、对美食的尊重。他的人生也一如他晒的美食,精致、踏实、丰富、滋润、幸福。
其实,好多微友都乐意在朋友圈晒美食:精致的甜点、香醇的咖啡、新颖的小吃、喷香扑鼻的烧烤、热气腾腾的火锅……每一道美食无不昭示着晒图主人满足的味蕾、妥帖安慰的肠胃、喜悦的心情、幸福的笑容。
而家里亲人做的美食,则是人们心灵深处挥之不去最浓郁的乡愁和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牵挂:放学回家饥肠辘辘的学童有妈妈做好的一桌饭菜等候;下班回家疲惫不堪的丈夫有妻子端来的一碗热汤暖胃;终年劳碌的家庭妇女生日时享受丈夫亲手做的烛光晚餐;羁旅困顿的过客在异乡得到朋友摆酒洗尘;过年归乡风尘仆仆的游子有亲人的笑脸和满桌的饭菜迎接……那饭桌上腾腾的热气最能抚慰寂寞空虚的肠胃,最能安抚驿动不安的心灵,酒足饭饱的时候就是人生最幸福美满的时刻。
我的母亲也是个美食家,她以一颗最认真执着的心,以一双最勤劳能干的手,以一种最超凡脱俗的智慧,把最普通平凡的食材做出最佳美味。记得小时候,我放学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到厨房里围在锅台边,看妈妈在灶台忙忙碌碌准备饭菜,也帮着妈妈往灶糖里添柴火、把饭菜端上桌。饭菜腾腾的香气缭绕氤氲在整个厨房里,从我们身上每一个饥饿的细胞钻进身体,刺激得口水直咽。只待饭菜下肚填满肠胃,菜饱饭足,才感觉浑身舒泰,满心欢畅。妈妈给予孩子们最温暖的关心和最体贴的照顾,就在一碗碗用心烹制的美食里。
除夕夜的晚餐可谓是每个家庭的美食大狂欢,我家也不例外。平时不常下厨的父亲此时也会露几手,父亲母亲双双联手,既默契配合,又各施绝技,共同炮制了一桌饕餮盛宴。父亲做的鸡汁糯米饭糯软可口,鸡蛋卷层次分明口感丰富,酱油炖鱼麻辣鲜香,黄焖鸡肉细嫩爽滑,乳饼炖火腿乳香肉香融合无间;母亲做的酥肉金黄酥脆,红烧肉味厚肉香,油炸牛肉喷香扑鼻,粉蒸肉甜而不腻入口易化,还有排骨汤煮的莲藕和鸡汤煮的茨菇又沙又面,猪肉炒的蒜薹和蚕豆脆甜清香。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围坐一起,大快朵颐,吃得酣畅淋漓。人生的幸福快乐就定格在香气扑鼻的餐桌边、父母掩饰不住的笑容里。
数年后我们姊妹兄弟长大成家生子,吃饭时几个孩子在桌子边围成一圈,父亲就会感叹:“看着这几个孙子孙女围在一起吃饭,就像你们姐弟五个小时候一样,围坐一起,一个比一个吃得香甜。当年我和你妈就觉得无论多么的辛苦劳累,心里都是高兴的。”
父亲说这话时,母亲已经离世多年,我知道父亲是在想念母亲了,我们也想念母亲,想念有母亲在的每一个除夕团圆大餐,想念母亲做的每一道美食。
所谓幸福,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在厨房里为家人忙碌做饭做菜的情景,是凡俗人间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