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梅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缝纫机乐队》,影片和缝纫机并没有多少关系,却让我一下就想起父母家里摆放的那台缝纫机。搬家无数次,岁月辗转中,我们不停地丢弃、更换很多物件,唯有那台脚踏式缝纫机依然静静地摆放在进门处,当成桌子摆放杂七杂八的小物品。
这台缝纫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购置的。当时缝纫机很难买。二姨妈托人找关系到个旧百货大楼排一天的队才买到一台蜜蜂牌缝纫机,然后父亲和大舅又找朋友用小卡车把缝纫机从个旧拉回老厂,一台缝纫机花费了父母三四个月的工资。在当时,缝纫机也是当年的‘三大件’之一。
买回来的缝纫机沉甸甸的,底盘带有脚踏板,旁边有转轴,支起机头来,穿上针线,针的起落需要脚踩踏板配合。收起机头,可以当一张小桌子用。缝纫机来到家里后,便被当成了宝贝。擦缝纫机成了母亲每天必做的家务。为了防尘,母亲还特意买布做了一个罩子。父亲擅长维修,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检查缝纫机上的轴承等部件,加点润滑油进行保养。对于缝纫机出现的一些小故障,父亲处理起来也很谨慎,不敢掉以轻心。我和妹妹也对这个新物件充满好奇和喜爱,有时偷偷坐到缝纫机前,学着母亲的样子,欢快地踩着踏板。母亲发现后,害怕我们伤到手,每次使用后都把机头收起来。后来邻居家有个小妹妹因为好奇用手转上轮时,把左手食指伸到推板处手指被针扎伤,母亲知道后就不准我们私下去碰缝纫机。
自从有了这台缝纫机,家里每天晚上都会响起的“踏踏踏”的节奏声。母亲心灵手巧,把家里不穿的旧衣变废为宝,逐一改成沙发坐垫。到后来,母亲可以熟练地帮亲戚缝制蚊帐幔头、枕套床单、还有我们的花裙子……受妈妈的影响,我读初中时就会缝制简单的东西,我缝制得最成功的一件作品是一个花布枕套,如今我都还收藏在衣柜里。
后来休假回家,不经意间瞥眼静置角落里的缝纫机,一种亲切的感觉顿时让我心血来潮,找出自己不穿了的花裙子,给女儿的娃娃布偶做身花衣裳,却发现缝纫机的针无法准确地停在它该到的位置、脚踏板走不动了,连转轴上的皮带都老化了,出现一条条裂纹。母亲说自己老了,看不清针孔穿不过线;缝纫机也老了,只能当做一个摆设品了。凝望着这个老物件,心里泛起一阵波澜,这台缝纫机承载了满满的爱和家人一路走来的珍贵记忆,它传承着母亲的心灵手巧和勤劳善良,它为我们缝制出了一片母爱的天空,传递着生活的热爱与希望,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