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丛
刚进夏季,气温便急剧飙升,房间里闷热难耐,妻子抱怨着出门去了,我却坐在阳台上,捧起一本随笔集,就着一杯清茶,享受着一份独特的清凉畅快。
闲来读书避暑热,这源于儿时的影响。那时,一到夏天,我家小院里的葡萄藤叶一片青葱,慷慨地洒落满地阴凉。几棵石榴树也枝繁叶茂,卖力地遮挡着烈日。墙角边的几十盆花木,争相绽放着绿意。小院一片清凉爽快。因此,只要阳光毒辣的日子,父亲就会坦然放下农活,“偷得浮生半日闲”,与我在小院里读书避暑。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那么惬意悠然。他斜躺在长藤椅上,手捧闲书,目光专注。旁边,放着凉茶、书刊杂志。不时,他会搁下书本,沉思一番,或者换一本书再读,那种神态,就像一个老学者般虔诚用心。听母亲说过,读中学时,父亲功课很好,可命运弄人,最终他还是当了农民。父亲的阅读,一半为了打发时光,一半为了弥补年少时的遗憾。
此时,我也饶有兴趣地翻看起小人书来,那是乡村落后时代孩子们的“宝贝”,有安徒生童话故事,有“四大名著”连环画,也有战斗英雄的故事。但是,年幼的我可没有父亲那般耐性,加之天气燥热,不一会就满脸焦躁,很想出门“放野”。见此,父亲微微一笑,温和地开导起来:“心静自然凉,宁静方致远。有多少人,因为这样的天气拉开了学问和命运的差距!”他的话,仿佛夏天里的一剂清凉,一下驱散了我心头的燥热和烦闷。
因为深受父亲的影响,后来,成长中的每一个夏天,我偶尔和伙伴们到小河里去戏戏水,或者水田里去捉捉鱼,但更多的还是利用这份炎热中的清静,读报刊杂志,读儿童文学,读经典名著,吸纳着文字的“养分”,收获着“夏炼三伏”的坚韧,感受着畅游“书海”的快意。
现在,我到了城里工作,每当酷热走来时,避暑方式多姿多彩,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去“泡”图书馆。那是多么宁静而优雅的享受呀!馆外,车声嘟嘟,人声喧哗,一片火热的繁忙;馆内,电扇悠悠,老少男女,各执喜好,神情安然而专注,一片优雅的宁静。此时,择一份心爱的读本,寻一处安静坐下,一篇篇的欣赏起来。不知不觉中,忘了燥热,忘了疲累,忘了名利……
闲来读书避暑热。纸页墨香里,有我们向往的清凉畅快,也有心灵的宁静和欢悦。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