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我的父亲母亲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3-09 14:20:47

  ●宋立国

  我的父亲母亲,不但赐予了我生命,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成长。感恩父母,我将把他们教给我的,延续给我的家人和孩子……

  一晃三十多载,偶有空闲便写一些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以作纪念,却从来不曾写过自己的父母。我的父亲母亲,不但赐予了我生命,更在潜移默化中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成长。

  我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没有接受过较多教育,在教育子女上,从来不会像电视里演的父母那样给孩子讲各种典故、各种大道理,他们只会默默地以自身行动来影响、教育自己的子女,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使我受益匪浅。

  父母教我,不抱怨,对生活充满希望。

  过去,农家的生活是清贫的。在我8、9岁的时候,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冬天的时候,父母会去邻县买些菜运到本地来卖,赚取一些差价来补贴家用。那时候,我每天早上起来看到的只有爸爸或妈妈其中的一个人,因为凌晨两三点钟,父母中的一人起床骑着自行车去20公里外的邻县去收购蔬菜。那时候只觉得爸爸妈妈起得好早,有些辛苦,但是到底有多辛苦始终是不得知的。直到成年后,我也要因为某种原因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起床,才感受到冬天刺骨的寒冷,想到父母在凛冽的寒风中骑行20多公里去收购蔬菜,再骑行20多公里回来赶个早市多卖些菜,心中很不是滋味……可面临如此清苦的生活,我却从来不曾听过父母抱怨什么,他们展现给我们的始终是早上热乎乎的早点和慈祥的微笑。或许在他们的信念中,吃苦耐劳才是人一生的本分,他们相信,天道酬勤,生活终究会向好的方向发展。

  父母教我,我是家里的一份子,要尽自己的义务。

  我逐渐记事,父母就教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开始洗袜子,到洗夏装,再到洗比较厚的衣服。起初,我懵懂地问过父母“我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是不是我不是你们亲生的”,父母总是笑着告诉我:“人总要长大,总要学会做些事,就从小事一件一件的开始学起。”

  曾记得,那时放寒假,父母都在城里卖菜,中午不回家,没人做饭,所以我只能饿着等到他们回来才有饭吃。当时自己觉得很委屈。后来在跟父母的交流中才知道,其实中午没有回家的父母一直都站在寒风里,根本舍不得花钱买饭吃,也是一样忍着饿,他们何尝不辛苦!后来我主动跟父母提出来,让他们教我做饭。虽然做的饭有时候夹生、有时候糊了,但是父母还是很高兴,其实我也很自豪,作为家里的一份子,终于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事情,尽自己的一份力了。

  父母教我,你能比的,只能是你的学习成绩。

  小时候,每逢寒暑假去学校取成绩单,都有小伙伴说自己计划去哪里玩,说父母会给他们买心爱的玩具等等。而我有的,只是回家和兄弟姐妹玩。有时候觉得很委屈,就问为爸爸妈妈什么不能在寒暑假带我出去玩,给我买心爱的礼物。他们给予我的回答是:“你现在是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是比学习成绩,其它不重要,当你成绩一直优秀,那么以后所有的礼物都会补偿回来!”因此我一直努力学习,秉持着这样一种信念,我在求学之路上一路前行。

  父母教我,最重要的事,家和万事兴。

  从我记事起,父母就很少吵架,偶尔只是拌下嘴,很快就能停下来,因此,家给我的感觉就是港湾,无论我在哪里,最想回到的都是父母的身边。哪怕是我工作后,有自己的小家庭后,最惦记的依然是那个家。

  随着我家大宝的出生,母亲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云南帮我照顾孩子。一个老人,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克服饮食、语言等诸多不便,一呆就是三年。在这三年中,母亲热情、周到地付出大大减轻了我的压力。面对这么辛苦的付出,母亲总是用“自己多干些,孩子就少干些”来宽慰我们。初为人父的我,在经历了小孩的成长后,才真正认识到什么是“为人父母,方知父母养育恩”,才会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在这种感恩的教育环境下,我的孩子也学会了主动给爷爷奶奶夹菜等等这些小事,一家人其乐融融。

  感恩父母,我将把他们教给我的,延续给我的家人和孩子……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