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走近大漩涡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29 16:11:51

 ●陈怀志

  去年拜读好友怀寿赞叹“大漩涡”“河边腔”的美文,感叹之余,浮想联翩。没想怀寿来电话,邀我到大漩涡朋友家做客,闻讯窃喜:一桩心愿要了了!于是欣然应允。

  越野车由南往北,沿着江岸与泸江、南盘江水并驾齐驱。时值腊冬,百草凋零,南盘江对岸看不到人烟,树木极少的荒山起伏连绵,满眼枯黄,在晨辉的照映下,呈现五光十色,自成一道风景,蔚为壮观。

  仔细凭眺,枯黄色主调中绿色点点,时而见到瀑布飞泻,似乎在传播春的信息:过不了多久,群山就会恢复原貌,绿茵叠翠、鸟语花香。其实,无须待到春天,气候早已厘定,开远四季如春。环顾四周,我惊奇地发现,身边古木参天、绿意葱茏,层层叠叠,莽莽苍苍,时而听到几声如歌似诉的鸟语,令人心领神会。

  猛抬头,我突然看见,前面遥远的蓝天下,一堵如棉山的雾霭在山腰缥缈,真叫人忍不住叹出声来,为大自然鬼斧神工、幻化无穷,造就如此奇观而叫绝。车又开始启动,看着南盘江翻卷细浪,呈悠闲自在的模样,尽管一路颠簸,我的心却格外地平静,忍不住吟出声来:“水泛涟漪摇浪漫;山披锦缎送温馨。”

  观赏罢自然风光,越过几湾溪水,目的地终于到了。

  大漩涡,是乐白道街道办事处怡里村委会紧靠南盘江的一个彝族聚居的自然村,因江水猛涨时,在一片开阔的江面弄起巨大漩涡而得名。该村有30余户人家、120余人口。我最关心的是亲自目睹江中“大漩涡”的壮景,于是,迫不及待地请怀寿带路,向“大漩涡”靠拢。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溪往下走,一路上看到的是开着紫花的芦苇、红艳艳的叶子花、挂在蓝天下的芭蕉果,还有绿油油的青菜、茴香、白菜、豌豆等农作物。田地间,一位六十开外的大妈正在拔茴香,怀寿见到大妈立即热情打招呼,我们便攀谈起来。大妈笑盈盈地说:“我们种的蔬菜不用化肥,不施农药,味道纯正,很好吃。”说完要我们拔一些带回家,我们笑着谢绝后,她又说:“托共产党的福,大漩涡村家家户户和睦相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大妈说着,我情不自禁抬头环顾,看到村里土掌瓦房间竖起的一幢幢楼房,会心地笑了。我在心中祈祷,祝乡亲们户户脱贫致富,人人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谈笑间,我忘不了“大漩涡”的传说,忙不迭地问:“大妈,您知道大漩涡在哪里、大漩涡的传说吗?”大妈笑了笑,指着江中一片开阔的江水面说:“就在那里!现在水浅,看不到漩涡,漩涡最大是每年的五、六月份。但这些年漩涡小了。”听罢,我心中难免生出些遗憾:在开远南盘江里,竟有让人惊心动魄的大漩涡,这可是一道神奇美妙而独特的大自然景观呀!这一道风景突然消失或者不显赫了,不是很可惜吗?大妈又开口道:“听说,很久以前,大漩涡曾将小船卷进去。数年前,村里一个小伙子横渡南盘江,不小心被大漩涡吸进去,数天后,才在下游很远的地方看到尸体……”听着,我只感到毛骨悚然,但是,我仍然为大漩涡的消失而平添失落感,仍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大漩涡豪迈而神奇的景观,让开远永远拥有这道独特景观而自豪! 

  走在回村的田埂上,怀寿说,这位大妈名叫王文珍,是大漩涡村河边腔的传人,能自编自唱、顺口成歌、歌声优美动听。我心中难免又生出遗憾:若早知道,就该恳请她老人家唱上一曲,以慰藉向往河边腔的心灵。

  令人高兴的是,喝酒吃饭时,我身边坐着的那位名叫李光明的老人,竟然是演唱河边腔的主角之一,机会怎能错过!我当即恳请他唱一曲,李大爹也不推辞,满足了我的要求。听着那婉转而悠扬、松弛而高亢,强弱分明,明快流畅,饱含浓厚的生活气息,注满真挚情感的旋律,我醉了,醉在古老的岁月里,醉在年轻的现实中……

  晚上8点多钟,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大漩涡。车在路上颠簸,我的心在腔中跳跃,似乎在发誓:总有一天,我要聆听大漩涡豪迈的旋律、抚摸河边腔优美的节奏!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