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晴耕雨读—— 昔日寻常事,如今成梦想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6-19 13:22:32

 ●孙艳

  一位喜欢书法和古诗词的老师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耕读堂,在网上查了一下出处,跳出这四个字——“晴耕雨读”。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让人忍不住产生太多遐想,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天气晴朗,肩扛镰锄俯身于田园,辛勤耕耘;细雨霏霏,手捧诗书蜗居于茅屋,默默诵读。

  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来看,晴耕雨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生存方式。耕田可以创造物质财富,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读书能增长知识,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财富。从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方面来看,晴耕雨读是一种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耕田可以锻炼身体,读书可以丰富心灵。一个可以选择晴耕雨读的人必定是既健康又充实的。

  以前读过一副对联:“耕读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一副简单的对联,写出了古人对耕读的崇尚。

  中国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以耕读传家、耕读结合为价值取向,形成了“耕读文化”。耕读文化影响了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田园诗就是耕读文化的产物。知识分子通过耕读,接近生产实际,接近农民,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生活、反映农民喜怒哀乐的作品。

  晋代的陶渊明“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过了20多年的耕读生活,写出了《归去来辞》《归田园居》等精彩的田园诗篇。宋代的辛弃疾被迫退休后居住在江西农村,他把上饶带湖的新居命名为“稼轩”,自号稼轩居士。因为有耕读的体验,辛弃疾写出了“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样生动贴切地反映农村生活的好词。

  想来,在古时候,“晴耕雨读”只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状态,晴雨是天气的变化,是客观条件,是人力所不能控制的。人不能决定天气,但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事方式。晴天耕耘,雨天读书,方不辜负每一个或晴或雨的日子。

  然而在今天,晴耕雨读的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远,已成为一种奢望。

  对一名城市的打工族而言,无论天气是晴是雨,上班是生活常态,你能说下雨就不去上班,选择在家读书吗?至于躬耕田园,那更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奋斗一辈子,能有个小院子种几棵葱姜韭菜就算不错的了。在都市的人流中身不由己匆匆向前的人,哪里还有选择晴耕雨读的权利?

  那么在农村当农民应该可以晴耕雨读了吧?事实没有这么乐观。如今的乡村,会读书、想读书的人都选择了逃离,到大城市打工挣钱、创业发展,留下的大部分是老人孩子。晴耕雨读的画面在乡村久不见矣。

  或许,还有一部分“成功人士”具备晴耕雨读的条件。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可以拥有自己的几亩田,还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喜欢读书。但能同时具备这二者条件的人何其少。即使真的具备了,在这个新鲜事物天天上演、娱乐方式层出不穷的时代,还有多少人愿意坚守书斋,潜心诗书?红尘喧嚣、书斋寂寞,晴耕雨读的日子太单调,不是成功人士的选择。

  以前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总是感佩于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寄情田园的士大夫情怀。但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躬耕田园、寄情山水除了是一种情怀的体现,更是一种能力的展示。

  作家韩少功在他的散文集《山南水北》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怀旧的成本”。文章讲述了这么一件小事:作者因有怀旧情结,想用青砖建盖一间房子,却发现乡下烧制青砖的老窑都废弃了,而城里的青砖已变成一种特殊的装饰材料,价格昂贵令人望尘莫及。作者在文中无奈地写到:“怀旧是需要成本的,一旦成本高涨,传统就成了富人的专利……”

  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晴耕雨读是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生活常态。而在当下,晴耕雨读就是一种高成本的怀旧,让我远远地遥望,幻想。

  不过,如果我们把“耕”的外延拓展一下,除了耕田,还有笔耕,把晴耕雨读的时间单位由“每天”改成“每个周末”,那情况就会好一些啦。比如这个周末天气和暖,心情好,我就笔耕——写一篇小文;下个周末如果下雨,心情不好,我就在家读读书。这未尝不是一种晴耕雨读啊。如此一想,心中顿觉欣慰不少。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