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品味“开门七件事”诗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24 13:33:16

 ●陈怀志

  “开门七件事”是什么东西?就是无论哪户人家,每天早上天一亮,大门开启后,开始一天的生活必需的、不可缺少的七样东西,即:柴、米、油、盐、酱、醋、茶。此说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但该书说的是八件事: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到了元代,人们大概认为“酒”并非生活的必需品,就将其删除了。

  古往今来,平民百姓家庭每天都为生计辛苦奔忙,忙来忙去,实际上就是忙“开门七件事”,就是为吃饭问题而奔波、操心、忙碌。

  元代音韵学家、《中原音韵》的著者周德清(号挺斋)就有一支曲子唱道:“依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什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撤,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阆苑探花。”此曲实为一介书生穷困潦倒,愁绪纷繁,饥寒交迫,根本无心攻读诗书的真实写照,也是劳苦大众为生计劳碌无功、愁肠百结的缩影。

  元代以后,一些文人雅士将“开门七件事”写入诗中,反映了人们为七件事而忧愁烦恼、伤透脑筋的实情。元代杂剧《刘行首》二折中的“当家诗”,诗曰:“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此诗犹如大白话,没多少诗意,但“及至当家乱如麻”一句,却道出了当家人的艰难苦楚,实为“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翻版。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寅(字伯虎)在《除夕口占》中咏道:“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唐伯虎乃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明四家”之一。弘治年间,伯虎乡试第一,高中解元,却被友人诬告与考官科场舞弊而蹲牢狱。后虽雪冤,但他早已对仕途心灰意冷,无意功名,而以卖画为生,生活极其艰难。其《除夕口占》,就是他穷困不堪的真实情景。而借诗解嘲,又别有一番意趣,也令人平添许多怜惜。

  “开门七件事”诗,大多为无名氏所作。一首《无题》云:“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此诗描写的是一位富家子弟,童少时代过着无忧无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故整天沉溺于“书画琴棋诗酒花”,何等逍遥自在;后来,家庭破败了,只得为生计而奔波、忙碌。

  有一首《避债》诗写道:“前门索债乱如麻,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亦管他娘不得,后门走出看梅花。”此诗与唐寅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幽默、风趣,但实为穷困、烦愁中的苦欢乐,乃无可奈何中的自我解嘲而已。债主门前逼债,闹得乱哄哄,还不了债,只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从“后门”溜走,去“看梅花”。其实,看梅花是假,穷得一无所有,还有兴致“看梅花”?

  还有一首《无题》:“柴米油盐酱醋茶,七般都在别人家。辛苦劳累一辈子,半年穅菜半年瓜。”这仿佛是一个樵夫砍柴时无意中道出的心曲。此诗真实地反映了樵夫心中的悲伤,也透视出平民百姓生活的困苦和艰辛。

  有一首《百叹》,手法更觉新颖,内涵更觉深沉。其诗塑造了一位“万事孝当先”的人物形象,感人至深。诗曰:“柴米茶盐酱醋油,而今件件费绸缪。吞声不敢长嗟叹,恐动高堂替我愁。”家中一贫如洗,穷得发愁而不敢叹息,生怕惊动年老的父母,让他们跟自己一起发愁,这种自己承受痛苦,让父母欢乐的赤子之心,其高尚处实在可圈可点,令人钦佩。

  还有一首以家庭主妇口气吟就的诗,诗云:“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当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与茶。”此诗描写的是,丈夫纳妾,妻子抱怨,“恭喜”是假,“洗手不当家”是牢骚;而“诸事都交付”,独有“醋”不交,则用心良苦。试想,若“醋”都交小老婆了,她这个大老婆还吃什么呢?不就是连“吃醋”都没机会了吗!真是醋意大发,无醋胜有醋呀!此诗甚妙,妙不可言! 

  读罢古诗,不觉心血来潮,凑得几句:柴米油盐酱醋茶,离开勤俭不成家。慵贪偏欲多添事,囤积居奇还说差。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