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粮食一直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需求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为把全民爱粮节粮活动搞好,国务院把每年“世界粮食日”(10月16)以后的一周定为我国的“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并在全国开展爱粮节粮活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小学生都能随口背出的诗句,但对不少人来说,这仅仅是一首诗而已。粮食从生产到摆上餐桌,过程很长,每一环节都存在损失浪费现象,而且损失非常严重。据统计资料得知,全国每年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中浪费的粮食高达几百亿公斤,数字十分惊人。因此,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义绝不亚于发展粮食生产。但这些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爱惜粮食的教育少了,而浪费粮食的现象日益突出,只要你留心观察,无论是大餐厅、小食馆、还是学校食堂任意把馒头、米线、饭菜倒进垃圾桶里或抛撒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
我国的国情是人多地少,尽管科技愈来愈发达,粮食单产逐年有所提高,但粮食毕竟还不那么富有,人均有粮仍处在世界较低水平,有的人还处于温饱线下。因此,节约粮食,爱惜盘中餐在我们这样的国家尤为重要。于是,我们应在粮食生产、流通及消费等环节中开展节粮行动,唤起公众爱粮节粮、反对浪费的全民意识。
常言道:“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农业丰,则基础牢;农业稳,农村稳,全局就稳,这一点,已被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粮食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是农民增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华民族历来有爱惜粮食的好传统,我们应该把这种好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必须要注重加强爱粮节粮的宣传教育,在餐厅、食馆、机关、学校等地张贴有关节约粮食的标语或公益广告,进行一些专题教育,增强节俭观念。通过宣传教育,让青少年知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养成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