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老班”随感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15 12:23:44

     ●刘程程

  似水流长的年华里,每一个日子都似一片粼粼的波光,平静地流逝远方,却只在河床深处才见礁石和漩涡,伺机暗算年少的澄澈和无知,这大概就是时光的艺术。——题记

  雨露穿过晨曦润湿灰蒙的天空,烫一杯香茗,俯瞰城市拂晓的街景,散了静观红尘的雅致,只想在华彩流韶中奔走,镌下“老班”生活中一抹拈花微笑。

  别了密如彤云的垂丝海棠,舍掉扑簌簌飞落的银杏雨,走出云南大学的校门,我又回到了久违的母校——开远一中。生命的轨迹中,注定我与校园有着难解难分的缘分,我热爱校园,向往囿于其中的安静、纯明与超然。因为校园是沉淀浮华的一方净土,是淘洗灵魂的诗意居所,她能亲睹你的腾起,也能包容你的跌落。此时的我,与其说是重返,毋宁说是征程。“重返”有着不经意间的哀感,“征程”反倒添了些许凌云豪情。身份由学生向“老班”的陡然变化,让我从另一个角度去揣摩和认识生活。

  踏上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面对四十张稚嫩真诚的脸和四十双涌着清泓的眼眸,是我此生难忘的回忆。我又回到了原来的教室,担任班主任,成为同学们眼里的“老班”。

  深夜扰人清梦的电话铃声,夜灯下匍匐改卷的身影,电脑前扶着镜框的爬格子动物,我在忙碌与充实中享受着略带刺激的生活。有人说,“老班”很辛苦,忙碌于三点一线,绝少自我的空间;有人又说,“老班”很幸福,三年辛苦便是桃李天下,有春风沐心般不可比量的伟大。可于我而言,“老班”,既不是枯燥乏味的单曲循环,也不是热血沃新花般的神秘高洁,而是一段人生最真实的风景。

  我在孩子们的身上最先看到的是两个字——青春。倘若之前,你问我青春是什么?我定会回答,青春是昂然向上的斗志,是激情澎湃的无悔。可是现在,我必然回答,青春是少女裙服摆开的一袭碎花,是少男笑靥漾起的两窝暖晕。因为青春不是被过度包装的誓言,被刻意定格的假设,而是一种可触、可感、可思的真实,它低调而内敛、含蓄而从容。

  一天之中,晚自习是我最喜欢的时候。我总是去得很早,闲时和同学们唠唠家常,说说心里话;忙时讲讲题目,聊聊题目之外的天南海北。我喜欢倾听同学们的心里话,喜欢看到他们求知的眼神,我能在同学们年轻的脸庞里看到过去的自己。曾几何时,我也谈说海阔天空的梦想,也曾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放肆大笑,任性憧憬。

  除了青春,我还看到了另一个词——真诚。集体的荣誉高于一切,在群鹿竞奔的赛场,我看到鸳鸯袖里握着兵符的女将,一马当先冲过终点;在群贤毕至的考场,我看到奋笔疾书、沉着应对的同学,以优异成绩填充高中紧张的日子,他们用发自内心的真诚谱写如歌的岁月。有时,我会恍然,有幸结得这场师生的缘分,三年相伴,荣辱相随,同舟与共;有时,我会欣然,满足于一份写满密麻字迹的作业,感动于圣诞前夕的一只毛线苹果。我从不拒绝孩子们对我的好,从内心满足这股真诚的暖流,或许这就是当“老班”的最大享受。

  风雨兼程的枯乏中,还有一群人等着你去倾听和诉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幸福感瞬间爆棚。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