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果核雕刻美丽人生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22 12:21:18

    ◎记者 李雪琼

  原本,他是一名货车司机,在运输路线上挥洒着汗水,养活一家4口人。

  一场意外,让他左腿受伤成了残疾人。他另辟蹊径,拿起了刻刀,雕刻出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意外——

  改变人生

  2009年10月,一场意外事故造成王开涛左小腿踝关节粉碎性骨折,2年多的时间里他经历5次大手术和3次小手术,左腿仍然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成了一名肢体残疾人。

  “没有了经济来源,全家人生活怎么办?”出事前王开涛身体硬朗,开车跑运输,一家4口靠他的收入生活,虽然经济不宽裕,但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出事后,由于左脚不便,从事了20多年的运输工作不能再做,这个靠他支撑的家往后怎么生活下去,肉体的伤痛和精神的打击让原本坚强的王开涛失去了生活的方向。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能开车了,可以静下心来把你喜欢的雕刻做好,这也是一条养家的路。”朋友们理解王开涛的痛苦和无助,纷纷为他出主意想办法。

  雕刻——

  自学成才

  王开涛上街时注意到腾飞商场门口有个老人卖自己用桃核雕刻的小工艺品。王开涛老家在建水,自小对建水古民居上繁复漂亮的雕刻图案充满了好奇,在良好的文化氛围耳闻目染下长大,看到这些用桃核雕刻的小工艺品非常喜欢,有心学习。没有老师教就自己摸索,不懂的就到新华书店查阅资料,没有专门教授雕刻的书籍,就从相关书籍中寻找哪怕是一星半点雕刻方面的理论知识、雕刻技艺和雕刻流程,再汇集起来研究学习。

  1996年,王开涛用钢片自己打磨成刻刀,开始在开远蜜桃桃核上尝试雕刻。

  就在王开涛着魔一样爱上核雕,打算到江南一带拜名师学艺时,王开涛的父亲却认为这是玩物丧志。

  父亲的反对让王开涛打消了出去学习的想法,却没有停止对核雕的热爱,他白天上班,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在灯下自学。

  在王开涛的努力和坚持下,渐渐地,他能够在蜜桃核、橄榄核上雕人物、花卉等,并把雕刻作品作为礼物送给朋友,或委托工艺品商店代卖,他的作品在朋友圈里开始有了名气。

  态度——

  赢得尊重

  意外发生后,生活的压力和朋友的劝说让王开涛在病床上拿起刻刀。脚不方便,朋友从外地帮王开涛买来优质的木料和橄榄核,为了让每件作品在品质上精益求精,他反复琢磨,精雕细刻,只要雕刻过程中有一刀败笔,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丢弃,从头再来;为了尽快将雕刻出来的作品卖出去,他让妻子用轮椅推着他把核雕送到代销的商店里,努力把业余爱好转变成生存技能。

  积极的生活态度改变了王开涛的命运,精湛的雕刻技艺赢得了顾客的称赞。2011年11月正值我市建市30周年,王开涛创作的“八仙”核微雕作品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市残联通过《开远市讯》的报道了解他的情况后,为了让他更好地学习雕刻技艺,专门购买了一台电脑让他上网学习;针对王开涛一家4口居住在20平方米出租房内的实际困难,市残联和市房管局帮助他家申请了廉租房,在生活和创作发展雕刻事业上给予了支持和帮助。

  2012年12月,王开涛租下了落云路落云尚品4—14号商铺,起名“开涛雕艺坊”,拥有了自己的微雕作品销售实体店。

  正如王开涛所言,雕刻是一门不断创新、逐渐深入的艺术,如今,他的作品从木雕、果核雕拓展到骨雕、牙雕、竹雕等,雕刻图案包括花草、虫鱼、人物、动物等,雕刻工艺品种类包括梳子、手镯、吉祥物等各种手玩件、挂件、摆件。他的作品远销省内外,甚至还有外国顾客慕名到开远购买收藏,作品供不应求。

  雕刻让王开涛赢得了尊重、赢得了朋友,成功让王开涛面对未来信心满怀;王开涛用雕刻创造了手工艺品的美,也为自己开启了最美的人生道路。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