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一步之遥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3-04 14:01:36

   

●杜匀宣
  女儿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到小区的篮球场上玩。唯独使她不太舒服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男子一年四季穿一件绿色的长袖T恤,一条深蓝色的的确良裤子,一双破旧的凉鞋。他要么坐在小区进门处的花草石围栏边,要么就坐在篮球场看台上。

  他被孩子们称为“老疯人”。

  男孩们喜欢他,他拿到工资时,不时会给男孩们买冰棍、棒棒糖;女孩们怕他,他常常会发出一些古怪的声音。

  很长一段时间,我无法站在“老疯人”的角度,以他的眼光看世界,我不懂他的内心所想。直到我看了苏童的小说《像天使一样美丽》。

  顺着书中故事的脉络走到最后,每一位读者都会为女主角的结局惋惜哀叹,而当我们跳出剧情的框架,以另外一种视角,或者是一种旁观者的心态来看这个世界,你会突然发现,身边存留的美,并不如人们描绘得那么多。

  的确,我们是拥有杏花春雨,骏马秋风,荒天古木,但那只是脱离人本身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景象,是人看物之后衍生出的美。而人看人,永远都不会有这样普及的感情。

  人与物的关系,不管人以怎样的言行来表达自己对物的景仰,都无法改变内心深处人高一等的想法。人与人却不同,人之间存在竞争,还有嫉妒。

  如果抛开亲人、爱人、朋友等特殊关系,一个人若可以用一种大爱之心去欣赏另一个人的美,他,要么就是天才,要么就是疯子。

  《像天使一样美丽》中不存在天才,只有一个疯子,吕疯子。但你要知道,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所以他看到小媛和珠珠时,眼睛里闪出一道惊喜的光,那是最真诚的赞美,她们的美,只有他可以看清。那是“紫槐树在小媛的身边摇曳,风吹落了一串淡紫色的花朵”,小媛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明净略带忧郁,微笑羞涩而稍纵即逝”……十六岁女孩特有的恬静之美,在此情此景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示。这种美如人生初见时惊鸿一瞥,一生只得一次,弥足珍贵可见一斑。

  我们站在遥远的地方,回首青春,十六岁年少的美,除了我们自己,还有谁在替我们见证?那个曾经见证过的人,刻画下的痕,在流年碎影里,又飘散到了何处?

  吕疯子是小媛美的见证者,哪怕到最后,吕疯子已去世,小媛容颜已改,都无法消除这种美在更高处的存在。我们惊叹于一个疯子心里、眼中对美丑的敏感,对世事真伪善恶的清醒明白,却讽刺地发现,我们有时候并没有一个疯子的这份眼光,诚实、勇敢。

  尼采曾将艺术家定义为“患病的动物”。诚如他所言,历史上患精神疾病的艺术家可谓天上繁星,恒河沙数。梵高、卓别林、莫泊桑、海明威、川端康成、三毛……都是精神极端失常者中的代表,然而他们也是人之翘楚,为人类艺术宝库贡献了数不胜数的精神财富。梵高的“避雷针”理论印证了这些艺术家、大文豪在创作中的“不疯魔、不成活”现象,也注定了这些天才们一世的孤独和悲哀。

  因为天才和疯子,就是一步之遥。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