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此心安处是吾乡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14 12:41:59

   武晗然

  每个人对乡愁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代人对家乡的记忆是不同的。于我而言,不占据全部,乡愁更多地体现在上。

  乡愁是故乡的味道。

  脆甜的水蜜桃、软糯的珍珠玉藠头等都是开远人的最爱。或是在喧闹繁华的都市人海,或是在淡漠沉寂的地铁站,开远的人儿一旦忆起这些味道,情绪便会沉淀,浮躁的心趋于安定。

  这些味道更像一种情怀,缠绕于舌尖,亦散开在心间。在它们背后,隐匿着开远得天独厚的一方水土,潜藏着开远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乡愁亦是关于故乡的记忆。

  时光流逝总是悄无声息,我何时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的过渡已无法知晓,一切变化看似无常又自然而然,故乡的变化也是如此。这座滇东南小城日出日落、生息不止,我有幸见证。

  而故乡的美感像是匿于深处的井水味,随着生活一点一滴的酝酿,被时间的绳一点点拽入光明,打捞上来、尝上一口,味道清淡得不易察觉,待远行漂泊归来再品,却觉甘甜无比。

  记忆中故乡的景色伴着自然的匠心。

  那是一棵蓝花楹。紫色花瓣铺满小桥石路,让人不忍踩下去,仿佛下一秒香气会缠绕鞋尖。我爱与父母共享这番美景。记忆中一同牵手走向那淡紫时,温暖因彼此紧握的手而藏在心窝。

  那是一排香樟树。阳光下,叶间扑闪迷人的光亮,展示着生命的姿态。每次与朋友走进泸江公园,我总要惊叹它的美。它便是如此神圣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与朋友共酿回忆的芬芳。

  那是一街红凤凰。夏天的开远,是溢满花海的天地。高中时,我总会经过灵泉东路,热情的红跃入眼眸,心情于是明朗,聒噪的蝉声变得迷人。

  记忆中故乡的韵味伴着幸福的滋味。

  我喜欢与家人享受四季更迭。春天去植物园赏奇花异木,万物生长;夏日去南洞看草木动人,枕星卧蝉;秋天去灵芝湖观湖光山色,幽静清凉;冬日去钟楼瞰小城风光,尽收眼底。

  我喜欢和老友去幸福大草原上闲逛。说些洋洋洒洒的话,再平淡也觉深刻。看音乐喷泉旁奔跑的稚童,笑声干净,把天边未尽的晚霞染得更浓。

  我喜欢听窗外卖麦芽糖的吆喝声,它伴着古朴清脆的敲锣声在大街小巷回响。长长的尾音拖着、一点点远去,勾人回味起舌尖上的甜,久难褪去。

  这些琐碎的片段,如不起眼的群星,在某个我枕于异乡的夜里于眼前骤然闪耀,攒动、汇成一条璀璨银河,伴随想念淹没思绪。如摆渡旅人,江海皆昏,我一苇以航,却于故乡旧忆里拾得渔火。虽没有日出般明耀壮美,但这条银河赠我温润踏实的梦,足以支撑我至东方既白。

  在成长这个漫长又如惊鸿般短暂的过程中,开远以她独有的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阿迷人民,将每个自我赋予新的意义,使我对幸福的理解更丰盈与完整。

  乡愁更是一种离开过的人才能理解的情感。

  家,是尘世里的山谷。在这个一字当头的年纪,我在外求学,竟愈是恋家。

  每离开故乡一天,心就越靠近故乡一点。

  每次归途的心境,波澜又不惊。如游子抵达熟悉港湾,如旅人初次拥抱陌生之地。

  每一份家常菜的香气,都想永恒珍藏。若把它们冻在时光冰柜里,在异乡时拿出品尝,定觉此生难忘。

  日复一日的归来离去,都只会让我更热爱这片土地。纵然翻山越岭,一旦归来,我便回到那个十九年如一日的自己、无所顾忌的稚子、自在如风的少年。

  若说归家的游子心是安定的,那乡愁便是游子在远方面朝故乡方向抖落的风尘,固然沉重沧桑,却又带着不屈和理想。

  现在的我,在远离故乡的土地上把年轻的白纸铺开,想以无悔作墨,泼出一幅青春的山水画。无法预知未来的昼夜长短,但可以确定当我独面人间笑泪冷暖时,脊梁背后总有故土的记忆支持、家人思念的目光跟随,像牵引风筝的线,拥有全世界无法比拟的力量。

  时间的手翻云覆雨,但那条泸江河、那碗米线味、那座阿迷城始终缠绕心上。若远行是成长必经的路途,故乡会赠予我安心向前的荣光。

  时间无言,如此这般,携我越过山水一程,如风筝流浪与飘扬。归帆又离岸,告别又相遇,开远的一草一木始终温柔、令人心安,像是诗行几页,悠长永恒。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