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文江虹 通讯员 吴佩融
“大事用心做,好事用情做,实事用力做。”这是中和营镇大平寨村党总支书记李卫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当村干部26年来,他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李卫明是土生土长的中和营人,1988年高考落榜后,回到家乡务农。因勤奋好学人又谦虚,是村里少有的高中生,1990年4月李卫明被大家推荐到中和营镇大平寨村公所任文书,因工作出色,后来又当村民小组长,村委会副主任、主任、党总支书记。至今,李卫明已坚守在基层岗位26年。
大平寨村全村33平方公里,含10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少数民族占90%,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让人痛心疾首。看着父老乡亲愁苦的面容,面对生他养他却贫瘠的故土,李卫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变家乡的贫困落后面貌,他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服务城市市场需求、实现自身发展致富”的创业思路。经过调查和多方论证后,最终形成了在大平寨村全村“长抓林、短抓烟、中期抓好畜牧业”的发展思路,通过带领大家发展经济林果、发展烤烟生产、科学养猪,来改变当地的落后面貌。
但是,因资金缺乏和少数干部群众有思想障碍,发展经济林果并不顺利。大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李卫明决定用事实来验证这一切。他以身作则,先自家开始种植,起到示范作用。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大力发展东山李、早熟梨。目前,东山李发展到4000亩,早熟梨发展到1500亩,现已进入盛果期,经济林果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新引种的猕猴桃也试种成功,现已发展到110亩。
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李卫明要对全村的所有工作负总责,每一项工作都要熟悉、要过问,群众的每一个电话都要回应,没有休息日、节假日,按时上下班,简直就是一种奢望。一年四季防完火灾、防洪灾,睡不了几个安稳觉,生活极度没有规律。
2015年9月2日晚上,连夜大雨,因为担心坝塘安全,他日夜带领大家对坝塘进行巡查。凌晨5时,发现关水田坝发生缺口,他及时组织人员抢险并组织疏散群众,到次日中午12点成功堵住缺口,未造成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一次突降单点暴雨,致使五户农户家中进水,水位最深达1.2米,他及时组织群众施救,搬运物资、化肥、农药、牲畜、家具、建筑物资等,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2016年4月15日凌晨1点,从邻村烧过来的森林大火窜入大平寨村秧草塘,如扑救不及时,将殃及农户的经济林果基地。火情就是命令,李卫明及时组织群众扑救,火灾被扑灭,林果地保住了。
村里道路建设涉及占地,大家都期望着给予补助,但因没有集体资金补助,工程无法推进。李卫明第一个站出来说:“先从我家的占起,需要多少占多少,我不要一分补助。”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他的带动下,道路建设快速推进,直到全村28.6公里的乡村道路建设完成,也再没有遇到让村组干部头痛的矛盾纠纷。
物质富不算富,要让村民真正过上好日子,精神文化生活必不可少。原有的村委会活动中心条件比较简陋,他带领班子想办法、筹资金,修建新的活动室,让村民有了宽敞的活动场所,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方便了村里不时举办各类活动,如老年协会的重阳节汇报演出、春节联欢活动等,宣传党的政策,倡导农村新风。在他的带领下,危旧房改造工作、卫生村创建工作等都得以落实,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切实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
26年的坚守,26年的耕耘,26年的风风雨雨,大平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得到进一步优化,社会稳定、和谐,这些都离不开他的付出。没有人叫他李卫明,一声“明哥”道出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爱戴。如今,如何带领大家与全市同步实现小康梦,是他的愿景,他为此思索着、行动着、奉献着……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