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烧烤摊上的温暖记忆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08 13:15:04

 ●孙艳

  老同学出差途经开远,路上提前打了电话。本来想安排一家环境好点的饭店聚一下,可是电话那头交待:“晚饭不吃了,要等天黑后吃你们开远的烧烤。”

  当晚,我们就在烟熏火燎、喧闹杂乱的烧烤摊上招待了老同学。几盘开远人常吃的烤肠头、吊干肉、烤鸡胗、鸡翅尖、牙签肉,老同学吃得大呼“过瘾”!

  老同学是搞食品检疫的,走南闯北,吃惯见惯,却对开远的烧烤赞不绝口、情有独钟,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开远烧烤,名气之大,味道之美,由此可见一斑。

  当夜幕刚刚降临,在开远的大街小巷,几乎都能找到或大或小的烧烤摊。而“解化厂烧烤”就是其中比较有名气的一处。

  说起解化厂烧烤的历史,大概要追溯到二十年前。作为当时开远最大的国有企业,几千名职工加上家属上万人聚居于此,让解化厂俨然成为一个“城中之城”。解化生活区,医院、幼儿园、小学、中学、商店、集贸市场,一应俱全。解化厂的工人实行三班倒,晚上十一点后,即将上夜班的工人需要吃点宵夜垫垫肚子,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八小时辛苦工作;而刚刚下了中班的工人,也要吃点东西好回家补瞌睡。有需求就有市场,于是,在生活区至生产区的路旁,开始有人卖小锅米线、卷粉、面条、饺子等简单的宵夜。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开始有了烤豆腐、烤猪蹄、烤肠头什么的。临时的烧烤摊也逐渐形成了规模。现在,解化厂的烧烤摊上,真是鸡鸭鱼肉、时鲜蔬菜,树上飞的水里游的,无所不烤,品种多得数不过来。

  记得在解化厂上班的那些日子,烧烤摊是我和工友们最喜欢去的地方。上完一天的班,几个工友聚在一起,吃上一碗土罐米线,再烤一盘鸡翅尖,来一瓶啤酒,在昏黄的灯光下边吃边聊,那样的情形,是每一个解化人心中最温暖的关于友情的记忆。

  现在,离开解化厂的工作岗位十年了,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社交圈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我对解化烧烤的热爱从未改变。每当有朋自远方来,或者与本地的朋友相约聚会,解化厂的烧烤摊依旧是我的首选之地。我喜欢那儿散发出的浓浓的烟火气息,喜欢食物在烧烤摊上发出的“吱吱”的声音、诱人的香味,更喜欢那些伴随着香味再一次浮现脑海的温暖记忆。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