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社区资讯 > 正文

身残志坚弱女子 脱贫致富“领头雁”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4-24 18:15:56



 李红艳正在喂鸡

 ●记者 李海明 黄春燕 文/图

  走进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名稍显消瘦的女子正在向两名前来咨询的农户介绍着养殖五黑绿壳蛋鸡的市场前景及商谈着合作事宜。可是,谁能想到,眼前这位看上去十分精干的女子,竟是一名患慢性肾炎10余年、肢体三级残疾的人。而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她柔弱的肩膀不仅撑起了家庭致富的一片天,还带动了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7户残疾户和190户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她就是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李红艳。

  2010年,在羊街集镇上从事摩托车修理和太阳能销售的李红艳夫妇“心血来潮”,关了生意红红火火的修理店,走上了一条所有人都想不到的道路——养殖獭兔。李红艳说,之所以“心血来潮”,一是受家庭影响,从小喜欢小动物;二是从中央台的“致富经”栏目中看到了养殖獭兔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养殖周期短,4个月就可以出栏。经过考察后,夫妻俩拿出了修理摩托和销售太阳能积攒下的10万元钱搞起了养殖。期间,由于开远地区气候炎热,她家养殖的獭兔总是掉毛,獭兔变成了“赖皮兔”,别人的4个月出栏,她家常常是养8个月、甚至1年才出栏,而且还容易生病。两年后,夫妇俩用15万元买来了一个“明白”:养殖獭兔行不通。

  就在家人和朋友都想着“撞了南墙”的李红艳夫妇会重操旧业搞修理时,夫妻俩的决定再次让大家大跌眼镜——养殖波尔多山羊。再搞养殖业,父母首先跳出来反对,但父母的苦口婆心并没有动摇夫妻俩的决心。李红艳不仅没有被父母说服,还说服父母帮她到信用社贷款10万元,再次走上了二次创业的道路——引进了80多只波尔多山羊开始养殖。一年不到,李红艳夫妇养殖的山羊就发展到了100多只,卖羊和卖乳饼赚了2万多元。杨红艳说,养了一年不到,就开始赚钱,感觉这次路走对了。

  为发展壮大养殖业,逐步走上正轨的李红艳夫妇成立了开远市兴隆养殖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一起走上了养殖致富的道路。

  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红艳了解到养殖五黑绿壳蛋鸡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爱折腾的李红艳夫妇又打上了养殖绿壳蛋鸡的主意。

  有了养羊的成功经验和养兔的失败教训,这一次,李红艳的养鸡之路是顺风顺水。第一批鸡引进了1200只,半年后见到了利润,净赚2万多元。第二批养殖了5000多只,净赚了10多万元。靠养殖致富,并在致富的道路上一直得到残疾人创业政策扶持的李红艳决定回馈社会,帮助和带动更多的残疾人和贫困家庭通过养殖来实现脱贫致富。

  2017年,李红艳夫妇卖掉了山羊,专心发展五黑绿壳蛋鸡的养殖,并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商标“石围城”牌农产品,开启了品牌销售模式。到2019年,李红艳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发展到了132户,绿壳蛋鸡养殖发展到了8万余只,年产鸡蛋600余万枚、出栏活鸡3万余只,销售收入1200万元,实现利润150余万元。

  对养殖的风险,李红艳夫妇有清醒的认识,为了让跟着她一起养绿壳蛋鸡的农户少走弯路,2015年以来,李红艳通过与社员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定期开展培训、免费赠送饲料等举措让养殖户吃上了“定心丸”。羊街乡杨柳村委会永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何成兴就是跟随李红艳养殖绿壳蛋鸡的农户之一。

  在养鸡之前,何成兴家的全部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是靠种植的4.8亩石榴和打零工,增收乏力,脱贫艰难。2018年,在市残联的帮扶下,李红艳提供了300只鸡给他养,地上种石榴,林下养鸡,何成兴家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增长。2019年,何成兴家的家庭收入达到了33761元,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440元,一举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为拓宽销售渠道,2018年,李红艳先后在惠农网、一亩田、淘宝网等网站开设了网店,开启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销售模式,当年销售额达280余万元,2019年,电商销售额达到了400余万元。对于合作社的发展,李红艳有自己的打算。李红艳说,养绿壳蛋鸡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非常适合贫困户、残疾人家庭养殖。今年,她打算再加强对社员养殖技术的跟踪与服务,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到合作社中来,用一枚枚鸡蛋、一只只鸡仔让更多的农户实现脱贫致富。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