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格乡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记者 李海明 朱泉屹 孙一 刘雅龙 文/图
近年来,碑格乡党委、政府吃透乡情,产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发展路径,推动全乡经济绿色发展。
碑格乡平均海拔2212米,年平均气温15℃,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十分贫瘠,山多石头多,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2016年以前,碑格乡的经济作物以玉米、烤烟、马铃薯和藠头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乏力。
从2016年开始,该乡党委、政府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收的主要抓手,结合碑格乡的海拔、气候和土壤特点,在考察调研和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采取补助苗木、全程技术跟踪服务的方式,引进苹果、香脆李和核桃种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
碑格乡碑格村委会白石岩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小山村,全村90户403人。
2016年,该乡党委、政府以每株苹果树补助10元的方式,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由于前期组织了村民到蒙自等地考察,白石岩村村民种植热情高涨,全村当年种植了1100多亩苹果。
2018年,苹果树开始试挂果,每公斤卖到了15元左右。“我们村的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种苹果,发展苹果种植业后,我们对脱贫致富充满信心。”白石岩村民小组组长李永先说。
在沾水地村,村民余松美正在地里摘香脆李,准备第二天拿到中和营镇去卖。余松美说,2016年,乡上到村里发展香脆李种植产业,她家种植了3亩。今年,香脆李开始挂果,到目前已卖得5000多元钱,预计未摘的果子还可以卖1000多元钱。“还是划得着种呢,比栽其他作物省心省力,收入还高。”余松美说。
核桃种植是碑格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又一个主打产业,全乡目前已种植了1万亩核桃树。白西龙村的王翠莲说,她家种植了20多株核桃树,2018年卖得6000多元钱,平均每株收入在300元以上。
为了确保三个产业培育成功,该乡政府聘请了种植专业技术团队进村入户,开展为期3年的施肥、修枝打杈、疏花疏果等全方位的技术跟踪服务与指导,直到挂果。
碑格乡目前已发展了1万亩核桃、1万亩苹果和2000亩香脆李,各个项目发展势头都非常好。
下一步,该乡将加大产业发展与生态发展的融合力度,通过几年时间,将苹果发展到5万亩,香脆李发展到2万亩。
“我们是石头缝里种‘金果’,要叫石山变金山。”碑格乡党委书记李建荣说。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