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姜石英
中和营镇葫芦塘是一个以彝族、苗族为主的村委会,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7%。多年来,村“两委”班子积极探索,力求寻找到一条能切实解决村内环境卫生的办法。经过10余年的不断探索,终于实现了12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保洁收费制度。
不断尝试累经验
经村“两委”班子多次商议,决定选取经济条件较好、村民思想开明的葫芦塘村为试点,探索出好经验,再向全村推广。
前期,主要是以村干部、党员带头打扫为主。本想通过示范带头作用带动村民参与,结果却变成了“党员干部干、村民一边看”的现象。
为了动员群众参与,村委会研究决定实行每周组织村民打扫的方式,并写入村规民约。刚开始,有村规民约的约束,大家都比较积极,能按时参加活动。渐渐地,大家的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
后来,又采取将村内的道路分段由各家各户包保打扫的方式,也收效甚微。
实行收费获认可
村“两委”班子在总结经验后发现:只有收费制度才能真正长期实施并解决问题。
于是,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多次召开党员大会、户代表会,研究确定收费方案,再召开群众大会,商议如何实行保洁收费制度。经过多次协调,群众最终认可了这种制度,并同意每户每年出60元保洁费,在村内找2户责任心强的农户负责每周2次打扫村内卫生。
2005年,葫芦塘村正式实施卫生保洁收费制度。制度实施后,第一年还需要村组干部每家每户去收,到第二年,村民完全认可了,村干部用喇叭通知,村民就主动去交保洁费了。
通过10年的探索和尝试,葫芦塘村的保洁收费制度得到了村民认可,并长期得到实施。2016年在崩谷村也实行了保洁收费制度。2018年,其余的10个村子也纷纷制定了适合本村的制度,正式实行保洁收费制度。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