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社区资讯 > 正文

一个篱笆三个桩 脱贫致富奔小康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2-14 17:40:15

——灵泉街道办事处脱贫攻坚纪实



  ●记者 李雪琼 实习记者 杨平秋 通讯员 毛中华 文/图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灵泉街道办事处结合市委、市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把提升人居环境、危房改造、实施“人畜混居清零”、革除农村陈规陋习等工作结合在一起打包推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产业促脱贫增收、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等工作,让未脱贫贫困户如期脱贫,已脱贫农户锦上添花。

  党建一对一 帮扶精准化

  走进三台铺村委会,办公室里呈现出一派忙碌紧张的工作氛围,村党总支书记孔祥洪正专注地忙着填写红河州贫困户脱贫销号“双认定”表,为今年脱贫出列的贫困户准备脱贫资料。

  “三台铺村委会共有1417户6580人,以苗族、彝族为主。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33户2318人,今年将脱贫80户376人。”等孔祥洪书记把所有的资料整理停当,方才有时间坐下来和我们聊一聊三台铺村委会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针对三台铺村委会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集中在因病、因学、因残导致的贫困,三台铺村委会十个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强化党建工作是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是攻克急难险重任务的有效利器,采取党员包保模式对贫困户进行手把手、一对一的帮扶,教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在育苗、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村民逐渐从中获益,思想开始转变,积极性提高。

  普自文今年50岁,因智力障碍目前一个人生活。记者去到普自文家中时,普自文正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帮助下进行庭院硬化,普自文行动上虽然稍显不便,但在大家的带动下,正积极地将沙抬到门口,铺平后准备硬化。

  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村委会为他申请了低保,去年将他住的破旧土房拆除重建,并在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给予照顾、扶持。

  “在政府的帮助下,我已经住上了新房子。”普自文说。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灵泉街道办事处以党建促发展,以党建促脱贫,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契机,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齐抓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切实加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村的指导,对今年预脱贫户进行研判,对达不到标准的及时调整,对贫困户进行政策培训,引导贫困户收拾房屋、打扫卫生、发展生产,有针对性地精准施策,让贫困户尽快脱贫。

  村寨美如画 卫生常态化

  “以前上级来检查总要通知我们突击打扫卫生,现在不用了,村子随时都是干干净净的。”上浑水塘村民小组组长高建云说。

  城干村委会上浑水塘村民小组是一个彝族寨子,全村有72户221人。走进村子,远远就能看见干净整洁的道路,进村道路两侧墙上宣传氛围营造良好,张贴着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等内容的宣传标语。

  近年来,上浑水塘村采取制定村规民约、广泛宣传动员、推行门前“三包”等多种措施提升人居环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良好机制,进一步规范村民卫生习惯,提高文明素养。

  一大早,负责打扫村内卫生的张起英已经把村里的主要道路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说她已经负责打扫村里的卫生有三个多月了,这种专门安排人来打扫卫生的做法很好,不仅有收入还可以锻炼身体,村子干净住着也舒服。

  上浑水塘村将全村划分为11个片区,分别由村小组班子成员和部分党员担任片区管理员,管理员具体督促片区内农户做好环境卫生整治,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聘请2名保洁员,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清扫,确保长期干净;每月16日和月末最后一天全村所有农户对自家房前屋后、庭院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统一打扫公共区域卫生。

  “以前一进家锄头就乱丢,家里乱糟糟的,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以后,家理顺了,走进来既舒服又方便;以前垃圾乱扔,村子里到处是牛屎马粪,现在大变样了,垃圾池整改了,污水不乱排放了,街心干净了,墙粉得白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做法很好,村民的观念改变了很多。”村民李顺有说。

  为推动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百日攻坚”行动取得实效,灵泉街道办事处实施上浑水塘、份玉、田房等6个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制度,推行农户房前屋后卫生“三包”责任制,引导群众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断优化美化村庄环境。

  产业“菜单式” 致富普及化

  “我们村委会的产业是以葫芦梨、蜜本瓜、万寿菊为主,目前葫芦梨种植面积六七百亩,产量六七百吨。我们村委会有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已经退出的15户都是种植葫芦梨、蜜本瓜脱贫的。今年我们将在葫芦梨、万寿菊、蜜本瓜的种植、修剪、管理上对他们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用新技术巩固脱贫成果。”田房村委会田房村民小组小组长罗跃林说。

  扶贫既要“扶智”又要“扶志”。为全面完成2018年贫困退出目标任务,灵泉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抓实产业发展脱贫,狠抓产业增收,继续推行产业扶贫项目“菜单式”管理,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把特色产业做好、做强。

  为了让农户更快更好地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灵泉街道办事处党委下属各党支部组建成立“战斗小分队”,结合农科站技术培训实用性强的特点,整合资源,开展各种农业、农技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农业科技技能,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山区3个村委会种植生姜1000亩、甜叶菊100亩、万寿菊20000亩、蔬菜17000亩、葫芦梨13000亩,养猪1000头以上、牛400头以上,羊600只以上、鸡鸭鹅7000只以上。

  在此基础上,灵泉街道办事处采取网格化包保、问题责任倒查等措施,继续做好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和定点帮扶的收尾工作;实施好6个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实施党建扶贫“双推进”,努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