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巩固深化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工作纪实
●特约记者 李立章
金秋九月,很多地方已是百草枯黄、树叶飘落。然而,走进开远城区,却是另一片光景:绿树成荫、芳草红花、拂堤杨柳、鸟鸣林间。车在树中穿行,人在树下漫步,街市的繁华与自然的宁静和谐相融。凤凰山展现在眼前的是鲜花满山、绿树成荫,美景渐显。来看山、看楼、看湖、看亭、看瀑布、看“景”上添花,让人们融身于诗与远方,融身于名副其实的城中森林公园里。那具有地域性、多样性的局部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绿肺”。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市2014年1月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切实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作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上又迈出了新步伐。目前,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986.97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46.1%、40.97%和15.37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植物多样、绿色充足、景观优美、生态良好的城市园林绿化格局。一幅“城在林中、绿在城中、花在眼中、家在园中”的城市蓝图已经在开远变为现实,广大市民充分感受到了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高位统筹
高标准布局山水园林城市
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认真做好2018年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和省级园林城市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市高度重视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工作,将该项工作列入了当前的重点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为推进工作开展,调整充实了以市委书记为总指挥长、市长为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为常务副指挥长、各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开远市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规划、安排工作任务、督促任务落实。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开远市2018年迎接国家园林城市复审工作方案》,签订创园目标责任书,围绕指标定人、定责、定要求、定时限,高位推进创园各项工作。在市住建局下设开远市园林局,核定编制87人,配备养护管理人员430人,承担城区绿地管理养护和特色乡土树种开发推广等工作,形成了政府调度、部门联动、多方参与、层层落实的园林绿化高效运行机制。每年将园林绿化建设和维护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2015年至2017年,全市累计投入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维护资金6.65亿元,做到机制和经费保障到位。
值得一提的是,为高标准布局山水园林城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确定为发展目标,加快园林向园艺方向发展,推动城市品质提质换挡。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托,将绿色作为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和城市设计的重要元素,完成了《开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开远市城市设计》初稿编制。同时,超前谋划城市园林规划和布局,启动《开远市城市绿地系统(2018—2035)》修编工作,充分利用城市山、水、田、园、城特有元素,构筑“一纵三横、两心多点”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形成山水田园竞秀、绿荫环绕全城的布局特色,实现以市域生态资源为基础,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统筹,绿地系统与水系、道路系统相统筹,现状与未来发展相统筹,高标准做优城市园林规划。
精准布绿
精细化推进园林城市建设
一个个时间节点,一张张绿色名片,见证了我市创园护绿的坚实步伐。一条条林荫大道、一片片绿地草坪,乔灌木错落有致、高矮有序,穿行其间,可谓是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绿中。如此舒适惬意的环境,便是开远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成果体现。如今的开远,推窗是绿、抬头是蓝、出门是景,一座天蓝、水碧、城绿、景美的城市展现在市民面前,能够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如今的美景,是我市近年来精准布绿,积极实施“七大”工程,强力推进园林城市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
——实施路网绿化工程。坚持“绿随路建”的原则,将绿化美化贯穿城市道路建设始终,先后完成了智源西路、河滨路、灵泉东路、东风路、祥云南路延长线、江南路延长线等道路建设和绿化工作。截至2017年底,开远城市建成区面积达21.4平方公里,城区范围内宽12米以上道路总长75.06千米、面积227.61万平方米。完成人民中路、灵泉东路、东联村环岛等道路和绿化景观改造。“四纵四横”为主的城市交通网络,绿化普及率达95.82%,达标率80.14%,林荫路推广率72.55%。
——实施“清水碧岸”工程。按照“调功能、治污染、增绿色、改景观”的工作思路,完成泸江河综合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坝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以泸江河河道为中心,向河道两岸各扩展30米至100米,开展了驳岸改造加固、沿江截污干管、河道清淤、园林绿化、景观照明、休闲娱乐区等建设,着力打造“生命之河、活力之水”的河滨景观轴线,实现城市防洪治理与园艺景观、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形成一条绿色亲水休闲文化活动长廊。大力实施南部片区供水工程、南洞河水环境治理工程等“一水两污”项目,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99.6%,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4.8%,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达100%,污水处理率达90.7%。建成区内无黑臭水体,区域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实施城市节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凤凰湖片区整体城镇化,加快4.9平方公里南部新城开发建设,建成占地3500亩的凤凰生态公园,新建和改造了迎旭广场、幸福大草原、泸江公园、植物园等19个公园绿地,公园绿地面积从创建之初的202.8公顷增加到现在的320.3公顷,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5.1%,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0.14。全市建成生产绿地6个、防护绿地6个,形成了城郊一体的“生态屏障”。在建设和改造公园绿地时,配套建设健身、休息等设施,满足市民的需要。
——实施城市“绿美香”工程。坚持“见空插绿、见缝栽花”,分街种植特色常绿树种、四时花卉、芳花香草,打造40公里过境公路沿线景观大道、绿色通道和泸江河、灵泉东路等“百花大道”,以盆景、盆栽点缀人民中路、泸江桥、飞龙桥等。2016年以来,累计对城市各主、次干道,景区(点)补植、换种、新栽各类苗木及花卉216万株(袋),绿化面积超过9.24公顷。注重古树名木保护和乡土树种使用,本地木本植物指数为0.82,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公众城市园林绿化满意率达98.88%。
——实施小区庭院“绿化靓化”工程。大力推进庭院和居住小区绿化建设,全面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等创建活动,实行破墙透绿、见空插绿,推广以藤本植物为重点的屋顶、墙面等立体绿化。截至2017年底,开远市居住区(单位)共计525个,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7.75%,其中园林式居住区(单位)67个。抓好小区庭院绿化,新建小区绿地率达35%,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指标。
——实施通道和面山绿化工程。近年来,我市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政府组团服务、出台扶持政策等措施,重点实施羊鸡通道绿化、石蒙高速公路面山通道绿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3大项目,完成面山和通道绿化4.06万亩,种植榕树、蓝花楹、湿地松等300万株,经济果林100余万株。实施南洞流域生态治理建设项目,引进5家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8万亩,完成造林2.16万亩,累计完成投资1.07亿元。设立“开远植树节”,每年开展两次义务植树,累计植树300多万株。
——实施绿色产业工程。立足独特气候和区位优势,以发展绿化苗木种植为重点,加强引导、强化服务,稳步推进苗木花卉产业发展,催生出苗木龙头企业6家、专业协会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种植大户23户。目前,全市共有苗木花卉生产基地(苗圃)250家,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1.5万余亩,年产苗木花卉1500万株(盆)、产值达2.3亿元。建成苗木交易中心,积极打造苗木电子交易平台。被确定为云南省园林绿化苗木重点基地,成为云南省观叶植物、园林绿化苗木的重要生产区域和全省规模最大、品种最齐、数量最多的县级绿化苗木基地。引导林果、苗木上山2万余亩,苗木产业发展和苗木基地成为城市“绿肺”,构筑起开远绿色屏障。
绿色浸染
生态健康城处处绿意灵动
绿色孕育着希望,绿色承载着梦想。“半城楼宇半城绿。进入城中,让人会迷失在绿色的海洋里,行走在开远的街道上,城因林秀,林因水美。映入眼帘的或绿草如茵,或花团锦簇;漫步在苍翠碧绿、曲径通幽的泸江河岸边,一步一画,十步一景,令人心旷神怡。”从上海来开远旅游的靳开雄喜言道。在车子驶入开远的地域时,公路两旁的绿树青山和路边的大树红花,在车窗外构成一幅幅“人在林下住,车在景中行,客在绿中游,心在画中醉”的美景美色,让人很容易感受到开远的绿意灵动。
作为大自然的底色,“绿色”是一种意境、一种品质。而在开远人心中,“绿色”更是一种坚守、一种追求。今天,从杏花微雨的早春,到树叶凋零的深冬,开远仍花开不断、绿色不褪,四季如春。
令人欣喜的是,截至2017年底,开远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1所,州级绿色学校16所,市级绿色学校17所,省级绿色社区8家,州级绿色社区7家,全市已推动中和营镇和羊街乡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已创建省级生态乡镇6个,创建州级生态村48个。一组组跳跃的数字,见证开远近年来在持续做好绿色“加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尤其值得骄傲的是,凤凰生态公园项目是我市凤凰湖片区“城乡一体”整体城镇化建设项目的重要内容,是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落实州委“融入滇中、联动南北、开放发展”战略,践行红河州委对开远提出的“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要求,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标志性项目。凤凰生态公园由凤凰山森林公园、凤凰湖、凤凰湿地构成,概算总投资7.4亿元,占地约3500余亩,主要围绕山、湖、湿地等打造宜居怡人的生态新城,是一座集生态保育、观光游赏、休闲游憩、风情体验、运动健身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公园。
在推进凤凰生态公园项目中,我市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全方位、全覆盖”编制城乡规划,引领各项建设,不断提高规划管理质量和水平,编制完成《开远市凤凰湖片区整体城镇化概念性规划》《开远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开远市凤凰湖湿地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专项规划,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凤凰生态公园规划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凤凰生态公园项目的推进,凤凰湖项目建成后不仅有利于改善凤凰湖水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市的防洪能力,改变开远有河无湖、水流而不聚、水浊而不清的现状。
短短两年的时间,凤凰山、凤凰湖、凤凰湿地“一山一湖一湿地”相继初步建成开放,不仅为开远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城”提供绿色保障,也给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还为我市打造第三产业新的增长点创造了良好条件,成为支撑开远产业转型的重要支点和载体。
物尽天然之趣,人忘尘世之怀,一山一湖一湿地,湖山相宜,楼阁生趣。美丽的凤凰山上林木葱郁、百花片片;凤凰湖畔亭台楼榭、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凤凰湿地,水草生长、水鸟竞飞。一座望得见森林、看得见湖水的生态新城点燃那抹浓浓乡愁。极目远方,看到的是一座山水相依的城市,看到的是这座城市已经铺展开来的“绿色”发展之路。
今天的开远,绿树掩映,花团锦簇。道路两旁,小叶榕树苍翠,凤凰树挺拔,米兰幽香、叶子花争艳;公园游园,布局均衡,景致优美,功能完善……生命的绿色、幸福的景致,是开远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付出与收获。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