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雪琼
“将来南山生态园可以依托丰富多变的山形地势举行自行车、摩托车越野赛;一山又一山的香樟树、松树林不仅为南洞河涵养水源,让南洞背靠森林,更是开远的绿色氧吧、城市绿肺,人们在这里可以露营、拾菌,可以与家人朋友回归山林共享欢乐时光……为了这些美好愿景,现在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坚持下去。”红河山水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负责人兰学武说。
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规划建设面积59397亩,是我市首个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也是我市2018年发展“一张图”重点建设项目。
项目区范围涉及乐白道、大庄、羊街、小龙潭4个乡镇(街道)12个片区,包括冷水沟东面治理区、清塘子阿得邑治理区、白土墙林场治理区、驻马哨治理区、驻马哨阿枢寨治理区(林山花海项目)、大庄治理区、大庄水库治理区、城红寨治理区、楷甸治理区、莲花塘治理区、冷水沟西面治理区、凤凰湿地治理区。实施地点主要为锁蒙高速公路、白草公路、高铁沿线和大庄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期为5年。
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是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中的核心项目,位于南洞后山,面朝锁蒙高速公路,由红河山水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造林与造景相结合,绿化与美观同步,因景植树、因绿配景,注重梯次搭配、整体推进,按照适地适树,科学配置的原则,选择适宜本市生长的湿地松、蓝花楹、香樟、黄槐、云南樱花等生态树种进行荒山造林,营造观叶、观花相结合的常绿阔叶林,着力打造绿色成景、绿树成荫的生态新景观。
项目施工之前,占地3000多亩的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荒草丛生,大大小小的石块漫山遍野。
经过林业专家科学论证,如此大面积的森林植被恢复,原来的石头山首先要将坡地改成梯地,便于覆土种植。由于山石尖锐密布,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的每一寸土地都由挖机和破碎锤等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开路破石改梯施工后,就近选址取土,在改造后的梯地上覆土50-80厘米后再进行绿化造林,每台梯地宽5米,栽种地径3厘米以上苗木3行。
“南山生态园项目石漠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我们选择雨季植树,让树苗种下去得到充分的水浇灌养护,保证种下去的树苗能成活。但在雨天植树,不仅气候条件恶劣,山道更是泥泞湿滑,工人们只能将轻则10多公斤,重则30公斤到40公斤的树苗背上山,再顶着风雨将树苗种下去,极大地增加了种树的难度,但树苗成活率高,植树效果好。”兰学武讲述了南山生态园项目的建设情况。
记者在南山生态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蓝天白云下,原来石漠化严重的坡地已经变成了一层层错落有致的绿色梯地,每层梯地上栽种的香樟、湿地松等树苗已发出新枝,生机勃勃,高度达到2米至3米,原来连绵起伏荒芜的石头山已经覆盖了层层叠叠、星星点点的绿色,山地路边的叶子花开得正艳,南山生态园风景渐显。
据悉,这些香樟、湿地松等长成后不仅可以作为景观林,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还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极大地改善我市的生态环境,成为锁蒙高速公路两边一道绿色的风景。
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采取“政府+政策+项目+社会主体”方式,通过市级财政造林补助及政策补助,将项目分8个片区,12个地块设计,由8位业主负责实施,引进社会主体参与到项目建设中,实现“政策性贷款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政府零负债”的目标。
目前,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已引进云南四季丰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红河福权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南浙兴林果种植有限公司等6家公司,规划种植对水源有益的树种,其余的地块根据土壤情况种植经济林果、观赏树及生态树,对石漠化严重的区域进行治理修复。
项目建成后,将以休闲旅游、观光娱乐为主,带动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带动周边林农增收致富,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效果显著,南洞水源地保护区也将得到有效保护。
截至9月10日,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完成流转土地1.8万亩,通过实施羊鸡通道绿化、石蒙高速公路面山通道绿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人工造林3大项目,完成面山和通道绿化建设4.3万亩,种植榕树、蓝花楹、冬樱花、石楠、菩提、湿地松等绿化树种300万株,种植李子、沃柑、杨梅等经济果林100多万株。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城’的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南洞流域生态建设进程,着力提升森林生态和景观生态系统,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该项目的建设较好地发挥了地方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也为今后重度石漠化地区的生态治理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治理模式。”市林业局副局长初涛说。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