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罗宏伟
个人简历:杨爱兵,汉族,1966年7月出生,四川乐至人。1983年9月入伍,1988年入党,张家口通信学院毕业,学士学位。历任学员、副连长、连长等职。热爱国防、敢于担当,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多次受到上级表扬。1999年因病退休。
在部队,杨爱兵积极发挥无线电通信指挥才智,身先士卒、勇于担当,为保障部队通信安全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积劳成疾后仍然坚持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病退后,积极参加开远军干所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
挑战贫困 学成报国
杨爱兵出生在四川省乐至县光明公社一大队,父母都是农民,靠几亩旱田养活他们6个子女。家庭极为贫困的他早早树立了人穷不能志短的思想,决心通过学习改变贫困窘境,进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为社会奉献才智。“自我记事起,全家勉强维持温饱,根本供不起我们的读书费用。为了我能继续读书,姐姐不得不早早辍学。”
为了供他们读书,父母省吃俭用。“父母把改变贫困面貌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欣慰的是,杨爱兵自读小学开始,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入县重点中学之后,因家庭供给不足,他时常吃不饱、穿不好,但却始终没有动摇他学习成才的决心。在县重点高中读书,虽然穷困现状仍然没有改变,但他已经成为农村学生中的佼佼者、父母的骄傲,父母希望他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
“读初中时,中越边境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让我崇尚英雄、爱上军装。读高中后参军报国的愿望更加强烈。”1983年7月,杨爱兵高考临近,部队院校首次从地方高中生招录本科大学生,他毅然报名并考入了张家口通信学院。
农村孩子一举成为部队“军官”,一时间成了学校乃至乐至县人民的佳话。
发挥才智 敢于担当
读无线电通信指挥专业4年,杨爱兵以各学科优异的成绩获得学士学位。不幸的是,“临近毕业前,学院组织通信天线架设训练,颈椎意外受伤。因为年轻我并没有太当回事儿。”
1987年9月,杨爱兵被分配到驻蒙自某部队57分队。连队官兵得知来了一名通信专业高才生,无不为之仰慕,并期盼能够从他身上学到先进的无线电通信保障技术。
面对部队领导的关注及连队官兵的期盼,杨爱兵把所学技术手把手传授给连队官兵,并积极向官兵学习实战经验,共同提高部队的通信保障能力。
因工作需要,杨爱兵先后借调到通信营修理所、报训队、教导队、高炮营以及机关通信科等单位协助工作。用杨爱兵的话说是“哪儿缺人就到哪儿去,多时半年,少时3个月。”后来,又被调任侦察连、军马连、警侦连任职,每个岗位他都努力做到身先士卒、任劳任怨。
而不被官兵所知的是,自1992年开始,因陈旧性损伤、积劳成疾,引发身体多器官病变。因为年轻,他并没有特别在意,仍然坚持带兵、训练。直到后来,中央军委派医疗专家到所在部队为官兵检查身体时,经过会诊,才发现他患有较为严重的“颈椎骨质增生、胸腔出口综合征”等病症。
意志顽强的杨爱兵,虽然积极配合治疗,但病情依然没有治愈。1999年,不得不含泪离开部队。退休后,他仍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带病参加干休所的集体活动。“这辈子我能够参军报国,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光荣。虽然经历坎坷,但我人生无悔。”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