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雪琼
春节前夕,忙碌了一年的中和营镇跃进社区陶志南家格外热闹。这个平凡而普通的苗族家庭里,有87岁老母亲熊素珍、陶志南夫妇、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一个尚在读书的女儿、4个活泼可爱的曾孙。忙碌了一年的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着节日的天伦之乐。
像这样的苗族家庭,在农村照理早已分家单过,但陶志南家却是个例外,一家12口人四世同堂生活在一起,互敬互爱,其乐融融。
言传身教好家风
父母是儿女的榜样,在这个大家庭里,作为家长的陶志南处处以身作则,他认为沟通是架起人与人关系的桥梁,所以经常召集家人召开家庭会议,与家人沟通交流,教育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乐于助人、孝敬老人。陶志南时时嘘寒问暖孝敬母亲,了解母亲所需所想,关心母亲的生活和身体。不仅如此,陶志南有事都会与母亲商量,征求母亲的意见。
言传加上身教,晚辈们看在眼里,学在行动上。祖母熊素珍对晚辈多了宽容理解,兄妹妯娌之间互相帮助关爱,晚辈们外出时都记得给老人带好吃好用的,乐得老人心里像自家酿的蜂蜜酒一样香甜,逢人便夸儿子、媳妇孝顺,孙女孙子懂事。
在跃进社区,陶志南除了是家长,还是党总支书记,和睦相处、相亲相爱的大家庭不仅让邻居羡慕不已,也给社区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树立了榜样,跃进社区先后荣获州级、市级民主法治社区、文明村、开远市十大美丽村庄等。
比学赶超家业兴
2000年,那时的跃进村尚未摆脱贫困,村民住的都是茅草房和土基房。村干部直选时,陶志南当选为村民小组长,他和妻子侯玉彩商量修路改变村里的贫困现状,得到了妻子的支持。
从此,对陶志南而言,家的概念就是临时睡觉的地方,早晨天没亮陶志南就领着村民拉沙石修路,太阳下山陶志南还在和村里干部研究致富的方法。照顾一家老小吃喝拉撒、家里家外农活生计全靠侯玉彩一个人忙活。
路修通了,陶志南引导群众种烤烟增加收入;与镇政府、水利部门协商,架通了从集镇到跃进村2公里的水管,使全村百姓喝上了干净水,解决了跃进村40多年来饮水难问题。
随后,陶志南抓住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机遇,带领全村投工投劳,拓宽村内主干道,种上花草苗木,把跃进村变成一座山区公园;挖掘苗族文化特色,发展苗族刺绣,把跃进村的苗族服饰和刺绣远销到美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国家。
产业发展了,农民收入增加了,跃进村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由于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民族团结示范方面的突出成绩,一时间,跃进村成为国家、省、州、市相关部门参观考察的热点,陶志南多次受到表彰,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模范个人、优秀党组织书记、帮带致富标兵等。
“没有家的支持,我什么也干不成。”陶志南说。
在陶志南的影响带动下,他们一家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热心社区活动,妻子侯玉彩在开远市农村妇女“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竞赛活动中获得“双学双比”女能手荣誉称号;2017年七一建党节,侯玉彩带着儿媳、女儿和社区刺绣能手一起绣党旗,表达自己对党深深的敬意;陶志南的两个儿子先后入党,在各自的岗位上获得荣誉;孙子、孙女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一家人多次荣获州级、市级和谐家庭、平安家庭荣誉称号。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