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社区资讯 > 正文

三角海畔党旗红 ——羊街乡七二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致富记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1-29 16:01:34

 03.jpg记者 于学康 文/

 

  2016年,上海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到七二村发展菊科类鲜切花规模化种植产业,使得目前全东南亚有名的大棚菊花种植基地落户七二村,农户年土地流转资金为453.05万元,这是七二村人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村里的群众说,是党员的带头作用使他们走上了致富之路。

 

党员树标杆——土地流转快

  七二村,自然行政村名实为红土新村,是羊街乡红土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上世纪的1972年,因地质灾害自大庄乡老寨村委会搬迁至羊街乡坝区,故取名七二村。该村是彝族聚居村,属于彝族支系朴拉分支的少数民族村,平时使用彝族支系语言朴拉语居多。村党支部有党员8人,农户32户、144人。

  20167月,市、乡确定了上海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要到村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项目。这一消息传来,七二村一下子沸腾了起来。然而,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付正明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在村子里盼来了大项目,迎来了大机遇;忧的是,村子里的群众对于土地流转的政策还不太熟悉,加之部分人语言还不通,这无疑会给项目推进带来诸多阻力。为了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立即开会统一党员思想,把流转土地当作村子发展的一件大事,带领全体党员投入到土地流转工作中。

  “要想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村子里增收致富的领头羊,做事有人跟、创业有人干,就要学在前面,干在前面。”这是付正明在党员会议上说的话。为了充分了解土地流转相关环节,付正明带领党员和村民代表多次跑乡上、村委会以及其他村组,找相关人员了解政策、法规,将政策、法规弄清楚、弄明白后,再用朴拉语向村内的群众进行讲解和宣传,每名党员都是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员”。党支部采取了党员包户到人,排时间表倒逼工作推进的办法开展工作。七、八月正是大春最忙的季节,8名党员就白天忙自家活计,晚上和乡、村成立的土地流转工作组成员一起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有情绪,有本村党员参与的工作组就挨家挨户做工作,8名党员充当着十分重要的带路人和翻译官的作用,强势而有力地推进着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为打消群众的顾虑,支部要求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带头签土地流转协议,用实际行动打消群众的顾虑,从此,揭开了七二村土地流转项目建设的序幕。上海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在七二村共涉及流转土地32266.5亩,2016年至2017年土地流转资金453.05万元,成功地为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建为引领——走上致富路

  土地流转了,公司建设开始了,村民得到实惠了,但村党支部并没有觉得任务完成了。新的问题又摆在了党员干部面前,没有土地的农民怎么办?农民要干什么去?党支部虚心向旁边的黑泥地社区借鉴经验,依托虹华公司的建设发展,针对建设工地工人紧缺的时机和后期种植花卉对管护工的需求,由乡社会劳动保障事务所和村党支部、村组牵头组织村民开展劳务输出,实现了村民打工不出村,既能增加收入,又不影响农业生产,被称为村中的“产业工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17年,全村就近转移的劳动力人数在20人以上,总收入超过50万元以上,有效转移了七二村劳动力,这样一来,村民不但有土地租金,还有打工收入,轻松实现收入增长,实现脱贫。在党支部党建引领作用的带领下,七二村实现了由贫穷到富裕的转变,实现了落后到先进的转变,党组织也实现了从以前的软弱涣散到如今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的转变。

 

党员撸袖子——群众跟着干

  产业引进了,村民富裕了,可受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影响,村民们已经习惯了垃圾乱扔、污水乱倒、柴草乱堆,这与建设美好家园的要求格格不入。结合当前开展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党支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以开展“七改三清”为抓手,以建设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的优美村庄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带头清理门前“三堆”,对于家门口有碍观瞻的粪堆、石堆、土堆进行及时清理;对于不愿意清理的群众,多次上门做工作,耐心地给予讲解和劝说,确保沿路“三堆”按时清理干净;党员带头清理村内沟渠。每年的雨季来临前,全村1700平方米的水沟清淤工作就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为保证清淤顺利完成,广大党员充分发动群众,要求每家每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清淤工作按时完成;动员群众为自家门前多增绿。为了实现村庄整体美化、亮化、绿化目标,广大党员充分发动群众多在自家院内及门口多种树、多增绿,在党组织的带动下,广大群众自发种树栽草,大大促进了村容村貌提升;建立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为保证村庄卫生,党支部与每一户村民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采取各家门前各家包的形式,保证卫生天天有人清扫。党支部还采取党建带团建带妇建的方式,充分发挥村内群团组织的作用,组成村内卫生保洁队,定期对村内卫生进行清扫,多项措施的有效施行,实现了村庄的整体净化。

  在村党支部和全村党员干部的带动下,该村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扭成一条心,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群众的增收致富,带动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