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关爱是雨露 真情是阳光 ——访开远雨露社区戒毒康复人员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2 15:18:32


 雨露社区一角


 列队步入车间


 认真开展工作

●记者 何啸 张杨亦然 文/图

  雨露滋润过的地方,留下的是美好和希望。投入1200万元、占地128亩的雨露社区于2008年建成。该社区从生活条件、就业岗位、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社区组织等多个方面,为戒毒人员创建了一种亲近、亲切、适应性很强的特殊社区环境,让吸毒人员健康戒毒、重获新生。

  在雨露社区里,有一个特别的展厅——红河州禁毒宣传教育基地。展厅里展示了毒品种类、毒品危害以及多年来雨露社区禁毒工作图片和文字。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就是一个场景还原——两名“吸毒人员”弓着身坐在房屋一角,他们手握注射器准备注射毒品;角落里杂乱无章、垃圾遍地,让人看了心生厌恶……这样的场景真实反映出很多吸毒人员在吸毒后期因身体衰弱、家庭落败后出现的悲惨景象,令人过目难忘。

  雨露社区里的很多居民,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吸毒不仅让他们饱受折磨,也让他们悔恨终生。

  居民王华(化名)来到雨露社区12年了。记者采访时,他正在社区工厂“开远市知韵实业有限公司”做工,正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回忆起过去吸食毒品的经历,他懊悔地说:“当时由于年轻无知、好奇心强,在朋友的唆使下品尝毒品,几次以后便上了瘾。心理上对毒品的抗拒能力相当差,想戒戒不掉,于是三番五次地吸毒。家人对我丧失了信心,自己也因为吸毒身体变得非常虚弱。毒瘾发作的时候甚至丧失理智,拿着菜刀逼迫父母给钱。”

  王华说,2007年,饱受毒品折磨的他在家人的劝说下来到雨露社区,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不仅成功戒毒,还在社区的培训引导下正常工作、生活,并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雨露社区以一种全新的康复戒毒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多方面、全方位地对我们进行技能培训、教育培训,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安排合适的就业岗位,渐渐把我们重塑成能够自食其力的人。来到雨露社区以后,我脱胎换骨,重新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王华说。

  和王华有着类似经历的李芳(化名)也在雨露社区获得了新生。

  “我刚刚初中毕业就沾上了毒品。我第一次毒瘾发作的时候,相当难受。我以为生病了,当眼泪和鼻涕止不住流的时候,我才知道是毒瘾发作。我父母知道我吸毒时,他们都哭了。”李芳说,她曾经多次尝试戒毒,都因为自制力差而不断复吸,毒品让她和家人饱受摧残。

  来到雨露社区后,李芳从开始不适应到逐渐适应,并在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错的成绩,重拾了回归社会和家庭的信心。“政府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让我们远离毒品,重新做人。我到社区马上就要满两年了,快要回归社会了。我回去以后,要好好孝敬父母,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谢谢家人没有放弃我,谢谢社区挽救了我!”李芳几度哽咽着说。

  据统计,开远雨露社区目前有2500名戒毒康复人员。为实现戒毒人员“成功回归社区、重新融入社会”的目标,雨露社区建立了社会保障机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积极探索“公司+戒毒康复场所”的生产模式,解决社区居民就业问题;与回归社会的戒毒康复人员建立有效联系机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救助。

  通过十多年在管理上的不断创新,开远雨露社区一项项管理机制不断建立,较好衔接了戒毒人员“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巩固提高——回归社会”四个科学康复阶段,实现了“以康复劳动促生产、以人性管理保安全”的良性循环,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开远市雨露社区主任马振江说:“雨露社区秉承‘关爱是雨露、真情是阳光’的宗旨,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到戒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吸毒人员不仅成功戒毒,而且能尽快回归社会。我们希望,雨露滋润过的地方,留下的是美好和新生。”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