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 正文

农业农村农民的蜕变 ——我市发展建设高效现代农业园纪实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3-01 11:49:42

 

●记者 李海明 文/

 

  23,立春,农历丁酉年大年初五,往年这个时候,羊街乡黑泥地社区还沉浸在过年的氛围里,田地里鲜有劳作的身影。而今年,记者刚进入进社区的岔道,就听到农用机械的“隆隆”轰鸣声,田间地头到处是人们劳作的身影,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原来,这是我市在羊街黑泥地社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引进的农业龙头企业在争分夺秒地忙着整理土地、搭建大棚、栽花种苗。

创新机制栽“梧桐”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解放生产力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土地经营碎片化突出、权属零散、地块形状不规则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千家万户各自为阵的生产经营方式不仅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效率,更在与市场对接,参与全国甚至全球农产品竞争中处处处于劣势,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创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决定投资5.3亿元,在羊街乡集中流转农户承包土地10000亩,以建设高效现代农业园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健全现代农业服务机制,在培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探索新路径,从而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以问题为导向,着力破解农业规模化发展主体培育和资金缺口两大瓶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园区建设管理模式。

  一是创新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园区建设。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园区建设的投资及运营管理主体,政府在园区建设中主要做好监管、引导和服务工作。企业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企业行为,采取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入股种植企业的方式,通过股权分红、租金溢价、农业体验观光、农业科普宣传培训、园区土地租赁、收取园区管理费等方式实现收益。改变过去政府无偿投资建设、建好后无管理无回报的现状,确保园区运转后劲不断,实现园区可持续发展。

  二是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模式,以商招商,实现多元主体参与。通过充分的市场化调研分析,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期流转农户3000亩承包土地,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土地再流转,做到“栽好梧桐迎凤凰”。通过以商招商,引进了国内外多家具备投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的主体入驻园区。目前,已引入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浙江丰岛花卉有限公司、云南爱必达园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立深新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及本土的10余家企业(如红河卧龙米业公司、开远锦瑜公司、红河福来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尚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入驻。

  三是创新融资模式,实现多元投入。通过政府平台申报项目基金,企业实施项目建设,转变了传统的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改变了大包大揽、单纯依赖财政直接投入的做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推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衔接和联动,形成完整、有效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发挥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激活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有效激活了金融和社会资本融入高效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破解了农业发展融资难的瓶颈。

筑好金窝“凤凰”来

  建设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吸引了多家国内外知名的农业企业进驻园区。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菊苗插穗生产企业,产品主要出口日本,对于入驻园区,公司生产部总经理黄武舞有自己的看法。黄武舞说:“除了羊街乡气候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丰富外,还有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园区内政府的服务非常到位,土地平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都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做,公司生产的农产品质量控制有保障;二是由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来集中流转土地,让我们省去与一家一户的农户去一块地一块地谈流转;三是企业用工也省去了很多麻烦,需要用什么工直接找黑泥地劳动服务公司就可以了。”其实,黄武舞的三点总结是有感而发。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入驻园区的企业,入驻初期,公司仅流转270亩土地,投资5000万元,建设8座现代化大棚。建设过程中,公司发现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非常省心,操作非常规范,政府的服务也快捷周到。公司需要在基地旁边安装一台变电器,以供大棚用电所需。按常规,从审批到建设完成,一般要2个月以上的时间,但是,半个月后,公司接到通知,变电器安装完毕,可以投入使用。如此的高效服务,让上海虹华园艺有限公司最终决定扩大投资,追加投资5000万元,再建二期工程,最终流转土地达到1000亩,。

  对于园区内的高效服务,云南花语鲜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妤也深有感触。田妤说:“投资建设基地,公司去了好几个地方考察,因为服务好,最终决定将基地建设在黑泥地。也是因为到位的服务,让公司的各项建设非常顺利,从去年10月份入驻园区以来,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公司已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并于110正式开始鲜花种植。”

  以农业龙头企业为运作主体,实施以商招商的建设模式,吸引了多家国内外顶尖的农业知名企业入驻,同时也让入驻的这些企业既省心也安心。目前,已入驻的9家国内知名企业和10多家本土企业、专业合作社采用世界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等高科技种植模式,种植盆栽迷你蝴蝶兰、菊花、多头小菊花等高端花卉2200亩,种植观赏向日葵、玫瑰、康乃馨等特色花卉、特色水果及时鲜蔬菜3000亩。

农民变产业工人

  红河创森高原特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园区进行市场化管理运营,统一管理生产用水用电、统一标准服务、统一招商标准、统一引进和培育经营主体,实现了园区内的规模化种植,破解了千家万户各自为阵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入驻园区企业在农产品生产、新品种新技术运用和品牌农业塑造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提升了开远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了开远农业的转型升级,破解了传统农副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规避了传统农业盲目种植带来的市场风险。“园区+企业+农户”的建设模式,推动了产业融合,创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民到农业产业工人的转变,直接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李普忠是黑泥地社区的居民,他家流转了16亩旱地和4亩水田。他说:“儿子、儿媳,姑娘、姑爷都在城里打工,以前起早贪黑,每年最多就只干得2万多块钱,农忙时还得把儿子、女儿一家都叫回来帮忙。现在好了,2017年流转的地租钱就有4万多元,再加上到园区企业打工,今年的收入要超过9万元,还只需要像工人一样每天只上8个小时的班,比自己干的时候还得闲。”记者问他,他家的收入标准是全村最高的吗?在园区会不会存在打不到工的现象?他说:“我家的收入在村里只能算中等,劳动力多的人家,比我家的收入还高。”对于会不会存在找不到工的现象,他一点也不担心。他告诉记者,根本不存在找不到工的现象,园区的企业多,用工需求量大,哪家开的工资高,就到哪家干,只要想干,一年四季天天都有活计干。

  钱保兴是黑泥地社区党总支书记,他说,目前,黑泥地已流转的土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9%,仅土地流转一项全村就有500多万元的收入,入驻园区的企业现在每天的用工量大概在800人左右,黑泥地现有的劳动力有210人,用工缺口巨大。建立园区后,村里有三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村民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家家住上了小洋楼,汽车明显增多。二是村里环境明显改善。由于不再是一家一户地耕田种地,养牛、养猪的少了,村里的街道干净了许多。三是村里的娱乐活动多了。村里的花灯队从3支变成了9支,以前起早贪黑干农活,收工累了,很难组织起来跳花灯。现在干8个小时的农活,收工时太阳还挂得高高的,大家有精力也有时间来跳花灯。

  我市高特办负责人介绍,高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共分两期建设,一期5000亩园区核心区建成运营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实现农业的蜕变;园区企业年可创造2000个长期就业岗位和10000个临时性岗位,流转土地的农民将变成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农民的蜕变。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