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杨亦然 杨曼青 通讯员 孙建军
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带来的是城市交通拥堵、行人出行不便等问题。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以下简称“市交警大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在全州率先使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精准规范全市道路交通,让出行不再难。
据统计,目前我市城区交通信号控制路口达到28个,其中固定式红绿灯路口25个,移动式红绿灯路口3个。为满足多个路口不同高峰时段的车辆有序通行,市交警大队在各个路口进行实地调研,统计车辆通行量及周边住户出行习惯后,制订合理出行方案。
市交警大队秩序一中队中队长史勇举例说,在智源路和河滨路的交叉路口,高峰期间,计时371秒,有487辆汽车通过,加上摩托车、电动车等车辆,约有500余辆车通过。平峰期间,计时21秒,有17辆车通过。史勇说,经过对不同路口3个月的计时计量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后,市交警大队制订了符合不同路口实际情况的交通出行方案,并在相应的路口设置“交通信号灯视频检测自动调节放行系统”(以下简称“交通智能信号管理系统”),规范路口车辆和行人通行。据悉,我市是全州率先使用该系统的城市。
市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崔云介绍,交通智能信号管理系统,就是智能调节每个路口红绿灯的放行时间,改变了以往完全依靠人工调试、一天24小时信号灯固定不变的模式。目前,全市28个路口中有25个路口安装智能信号管理系统,车辆放行时间由视频感应,根据路口实际车流量进行信号灯自动调控。
记者在河滨路和智源路交叉路口看到,交通秩序良好,驾驶员和行人根据信号灯提示有序出行。史勇说:“这个路口的车流和人流逐渐增多,高峰时期容易拥堵。通过智能管理系统的视频感应,路口高峰期时,信号灯自动调节到最高值50秒;平峰期时,信号灯自动调节秒数,及时放行车辆。现在,该路口的拥堵情况得到很大缓解。”史勇说,保障车辆通行时也一定要确保行人安全通行,信号灯时间最低值是20秒,能让行人有序穿过斑马线。
除了对各个路口实施精细化管理外,市交警大队和市住建部门还把东联村环岛、建设路和河滨路交叉口、建设路和祥云路交叉口等作为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的示范点,对这些重点十字路口、复杂路段、易堵路段进行提升改造。仅2018年以来,我市共投入260余万元,用于安装红绿灯、增设标志标牌、安装道路中间隔离护栏等,对城区10余个路口进行提升改造,极大地满足车辆和行人的出行需求。
崔云说,下一步,市交警大队将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加快和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研究完善停车管理政策,提高公共建筑、居住区等停车配建比例,逐步取消城市主干道临时泊位,还路于民,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群众创造更好的交通环境。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