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社会与法 > 正文

落实“七五”普法规划 让法治融入百姓生活 ——我市“七五”普法规划中期情况纪实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9-28 17:55:00

 自“七五”普法规划(2016—2020年)实施以来,开远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州司法行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坚持法治导向、问题导向、群众导向和改革导向,以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为目标,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为落脚点,积极探索法治宣传新途径、新方法,突出特色,勇于创新,多措并举,全方位推进“七五”普法规划贯彻落实。

  一、科学编制规划

  开远市“七五”普法规划经十届市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九届市委第24次常委会议审定、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2017年5月19日,开远市委、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同年5月27日召开开远市“六五”普法总结暨“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工作会议,在全市全面启动了“七五”普法规划的组织实施。

  二、加强组织保障

  一是领导重视。开远市委、政府先后听取法治宣传教育专题汇报5次,市人大对部门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10次,市政协对“七五”普法规划落实情况及全市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宗教活动场所普法用法等情况进行视察和调研4次。二是机构健全。成立了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治宣传教育专项组,共有34个成员单位,下设办公室在市司法局法治宣传教育科。三是经费到位。普法工作经费按人均0.6元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并核拨到位,保障了“七五”普法规划的顺利实施。

  三、深入开展“法律六进”

  坚持以“法律六进”为抓手,通过学法考试、法治讲座、法治宣传等方式深入开展送法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等,加大广大人民群众的普法工作。坚持拓展普法领域,积极开展“送法进两新组织”、“送法进少数民族地区和宗教场所”、“送法进特殊人群”等N进活动,加大重点和难点人群的普法工作。

  规划实施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8次80人;9000多名国家工作人员在线学法考试3次,参考率达到98.97%;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讲座3次1159人;全市各中小学校聘任76名法制副校长、17名法律顾问和若干名校外法治辅导员,上法制课329堂;利用开远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已接待各中小学校学生16批次共3400余人的参观学习;共组织各类宣传活动130余次,解答法律咨询12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万份,展出宣传展板564块,利用LED显示屏滚动标语宣传400条,举办培训班307期,解答法律咨询120余人次,放映法治电影300余场次;共宣传党纪党规以及《宪法》《人民调解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40余部法律法规,受教育人数累计达179300余人。

  四、健全普法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制度,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地生根。印发《普法责任制实施意见》和《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制度》,并于今年8月8日组织召开全市普法责任制联席会议,明确了各部门普法责任和普法任务,开展了普法工作经验交流。二是落实责任,推动普法责任制开花结果。自2016年以来,市法院通过“巡回法庭”,开展“阳光司法工程”活动22次,共有1800余名群众参与旁听;市检察院在全省首创设立“青少年谈话室”,将心理疏导和法治宣传引入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办理及犯罪预防中;市公安局平安小站充分发挥宣传服务平台作用,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等法律服务,使普法工作由司法行政部门的独唱变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合唱。

  五、加强普法骨干队伍建设

  我市先后组建了由17名律师、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组成的普法讲师团队伍;由719名人民调解员、20名法律工作者、2030名行政执法人员及31名律师、35名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共2835人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由76名全市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普法工作联络员队伍;由76名政法系统相关人员组成的法制副校长队伍,这4支普法骨干队伍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了法治宣传主要力量。2016年以来深入基层大力开展法治课、入户宣传、执法现场宣讲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达520余次,为提高市民法律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夯实法治宣传阵地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八个一”普法阵地。即:“一扇法治之窗”——通过市电视台“法治开远”栏目、市讯社“法治之窗”专栏以及“开远司法行政”、“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开展普法宣传,切实做好“以案释法”和媒体公益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一个法治小站”——充分发挥开远市平安小站法治宣传和服务平台作用,为市民免费解答法律咨询,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一条法治大街”——在市区人流量大的环雅路段建成10块双面灯箱式宣传栏和10块LED电子屏,适时结合法治宣传主题,以标语、图文等形式进行法律法规宣传,让过往群众实现近距离学法。“一个法治课堂”——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和校外法治辅导员作用,让法治课堂成为同学们学习法律的“中心课堂”。“一个法治电影广场”——市农村电影发行站定期在市区广场放映法治电影以及在重要时间节点播放法治公益广告,同时,将法治电影延伸至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放映,让法治融入到广大市民的休闲生活之中。“一个法治图书专架”——在市图书馆开设法律书籍专架,适时向市民推荐新书好书,供市民免费阅览,促进市民学法常态化。“一个法治教育基地”——在开远市第五中学建设了集法治宣传教育报告厅、图片展厅、法治图书室、模拟法庭、心理疏导室、校园法治文化墙六个功能区为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为全市4万余名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感悟、实践的学法平台。“一个法治主题广场”——在祥云路强盛广场建设了含法治主题标志立柱、宪法书籍雕塑、法治宣传栏、法治宣传橱窗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法治主题广场,建成了完善的城市普法阵地群。

  七、打造法治文化品牌

  一是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在全市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十个一”宪法学习宣传系列活动。即:组织一次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宪法学习、一次宪法知识专题讲座、一次宪法巡回宣讲、一次全市宪法知识考试、一次领导干部集中宪法宣誓、一轮青少年宪法宣传学习、一次社会面宪法宣传、一台弘扬宪法精神主题的法治晚会、一次法治书画展、一次集中主题宣传活动,让《宪法》精神和法治文化理念植入到社会不同群体中。

  二是创编法治文艺节目,传播本土法治文化。先后创作了一批法治文艺作品。如:禁毒防艾主题舞蹈《手拉手》、环卫工人主题舞蹈《叫醒世界的人》、弘扬时代精神主题舞蹈《我们的中国梦》、“革除陋习,精准扶贫”主题小品《生日快乐》、“党的十九大精神”音乐快板《拥核心?迎盛会》、《卫生城市你我他》等文艺节目。2016年以来,在农村、社区、军营、学校等地共组织文艺演出70余场次,观众达67700余人。

  八、扎实开展法治创建

  通过创建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依法行政、依法治企、依法治校示范单位,在全市多领域树典型立示范。截至目前,全市在五项创建工作中获得省级命名2个、州级命名52个、市级命名121个。2017年对第一、二、三批州级命名的创建单位进行复核检查,上报推荐了11个单位参加了第四批的州级五项创建评比。

  九、提升法治工作知晓率

  加强外宣工作,2016年以来,司法行政系统共有53篇信息、经验材料、图片被《中国普法》《云南司法行政》《红河普法》微信公众号、《云南经济日报》《红河日报》以及中国经济网、云南普法网等州级以上媒体采用。我市法治建设工作经验先后在省司法厅举办的法治宣传骨干培训班上和红河州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上进行交流。

  十、法治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开远市先后荣获多项国字号荣誉。开远市荣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开远市公安局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开远市人民检察院荣获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开远市灵泉街道办事处星光社区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二是法治工作案例被全国媒体选播。开远市人民法院的工作案例《分家》,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和《经济与法》等法治栏目播出。

  开远市在“七五”普法实施两年半以来,紧紧围绕“七五”普法规划要求,结合开远实际,不断探索法治宣传方法、不断提升普法工作成效,做到了“七五”普法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今后,开远市将采取多种措施继续推进规划落实,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声音,让法治更贴近群众,让普法更有实效。

  开远市司法局  供稿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