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社会民生 > 正文

养马冲,又一个“花果村”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5-24 12:08:54

02.jpg 

熊保华在分拣油桃

 

  记者 周丽娟 文/

  521,在开远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乐白道街道办事处酒房村委会精准脱贫驻村指导员张怀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数人到乐白道街道办事处酒房村委会养马冲村采访该村发展林果产业情况。

  我们到的第一个村是酒房村委会三转弯村。这些年,三转弯村大力发展油桃、樱桃、冬桃种植,成为我市有名的花果村。村民靠水果发家致富,村里51户人家,除了或住在城里、或长期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的三两家外,村民都建起了新房。

  离三转弯村不多远,就是养马冲村了。我们把车停在路边,看见一个小男孩坐在路边的松树下,他面前摊开的塑料布上,是一堆刚摘下的油桃,用几枝油桃树枝盖着。男孩说他7岁了,会帮家里看守油桃了。

  再往前走几步,刚好碰到一位大哥从地里采摘了一背篓油桃背出来。地上,满满几大塑料筐油桃。红绿相间,煞是诱人。

  大哥热情相邀,我们随他进了他家的油桃地。15亩左右的油桃地里,只有他和老伴在地里摘油桃。

  大哥说,采摘下来的油桃还要经过分捡,坏的拿回家喂牲口;好的大小分开,运到城里批发售卖。他还说,这几天很辛苦,像昨天,等进城卖完油桃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了。

  攀谈中,记者了解到,大哥叫熊保华,今年60岁了,是养马冲村的党支部书记。他有三个儿子,一个在城里工作,一个到浙江打工去了,一个在村里。在村里的这个儿子也栽种着一片油桃,紧挨着熊保华的油桃地。

  熊保华家是村里最先种油桃的,种了十多年了,是城里工作的儿子动员他们种的。张怀寿介绍说,养马冲村党支部书记熊保华不愧是致富带头人,现在,他家种植着杉树100多亩、金竹100多亩,价值200余万元;种植着油桃30多亩,每年出售油桃的收入也有三五万元;还种植了3亩多核桃,今年已开始挂果。

  熊保华说,现在,养马冲村已经种植果树1000来亩,是酒房村委会的又一个花果村。村民煮饭通常用电,偶尔家里来人需要用大灶,果树修剪后修下的树枝都烧不完。没人乱砍乱伐,生态好多了。

  离开养马冲村,我们沿来路回城区,又经过三转弯村。在三转弯农家小院,我们见到三转弯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李家明。这些年,李家明积极带领村民,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把荒山变成花果山,使全村走上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对酒房村委会各村情况了如指掌的张怀寿说,目前,三转弯村的果树已发展到4000多亩,李家明一家每年出售水果收入10余万元,农家乐收入近10万元。

  酒房村委会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民族,苗、彝、汉3种民族杂居的山区村委会,有13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以前以包谷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在像养马冲村党支部书记熊保华,三转弯村村民小组组长、共产党员李家明等党员的带领下,目前,酒房村委会已发展蜜桃5100亩、冬桃4400亩、油桃6300亩。此外,村民还种植着蜜桃、红血桃、樱桃、核桃、板栗等。

  一个党员就是群众中的一面旗,在酒房这个半山区村委会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熊保华、李家明等党员把党的美丽家园建设、退耕还林政策及精准扶贫政策送进田间地头,带领村民发展林果种植。他们也许花了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他们让酒房村委会大部分村民不像以前只种包谷一样,种了一山坡,收得一箩箩。而是让村民既富了钱袋,又绿化了自己的家园,让自己的家乡变成了花果山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