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
记忆中的菊花,总是带着些悲凉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菊花总是开在秋风萧瑟的季节,也许是描写菊花的诗词,大多蕴含着那么一点悲伤凄凉的味道。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到晏殊的“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从郑思肖的“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到林黛玉的“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菊花,总是那么遗世独立,楚楚动人,让人心生怜爱。
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菊花都令人伤感、添人惆怅。七月,开远西山,一次普普通通的赏菊之旅,足以完全颠覆菊花给人的悲凉形象。
七月的清晨,秋高气爽,万里无云。驱车行进在开远西山片区的乡村公路上,车窗外的空气用“清新”不足以描写其纯净,用“芬芳”不足以形容其美妙。如果非要找两个字,只能说这是“田园”的味道。
车子在盘山公路上绕了一圈又一圈,还没看见今天的主角——菊花。别着急,好饭不怕晚,压轴戏总是最后才登场的。
终于,远远的一片金黄映入眼帘,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大片大片的“花海”与我们撞了个满怀。西山赏菊虽已不是初次,但每一次看见这壮观的花海,心里还是充满了初恋般的惊喜和悸动。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步入花丛,一阵阵扑鼻的幽香,带着淡淡的中草药味沁人心脾。大朵大朵的金黄色花朵开得恣意灿烂,层层叠叠的花瓣紧致而饱满,间或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娇艳欲滴,让人直欲将她揽入怀中,却又舍不得触碰,怕惊扰了这精灵的美梦。
一路行来,只见万寿菊地边车子排成长龙,花丛中到处可见赏花的人儿,爱美的女子们“挠首弄姿”摆出各种poss,一张张浓妆淡抹的娇脸与明媚的花儿交相辉映,不由得让人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爱美之心,古今亦然。此情此景,是“花好看”还是“奴好看”都不重要了,望着这一年年如约开放的花海,心中所愿,只有两句话:“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相伴”。
万寿菊花地边,大多栽种了西山最有名的葫芦梨,一串串状似葫芦的梨儿挂满枝头,煞是可爱。套种的包谷也“戴红帽”了,举目所见,一派丰收景象。置身于这样的夏景中,你怎么都无法和古人描写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样的诗句联系起来,更不会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悲悲切切。有的是“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视觉震撼,还有溢满心田的、关于丰收的喜悦。
如果说,记忆中的菊花是一首清丽忧伤的诗词,让人反复吟咏、回味无穷。那么,眼前的万寿菊花海则是一幅斑斓唯美的画卷,令人沉醉其中,不忍离去。而对我来说,无论是诗词还是画卷,都是人生最美的珍藏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