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开远校园 > 正文

一番“拳打”,只为“足踢” ——我市打出“组合拳”振兴足球运动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22 11:29:40

 

●记者 林熙傜 文/

1903年,足球这项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沿着滇越铁路进入了开远。上个世纪,开远足球运动发展势头强劲,为州队、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大批足球人才。开远代表红河州组队参赛屡获佳绩,赢得了 “足球之乡”的美誉。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种种原因,开远足球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锋芒。今年,开远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间振兴开远足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关于振兴开远足球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打出一系列“组合拳”。开远足球的春天,来了。

                 建队伍 部门各司其职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级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及足球协会组成,会议总召集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负责统筹协调全市足球事业、产业发展。

  发挥市足协职能。市足球协会作为开远从事足球运动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唯一的社会团体法人单位,负责提出足球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经费使用方案,管理各类赛事,组织各类培训,引进各类人才,接受各类捐赠等;推动本地足球发展,管理开远各级别足球代表队;鼓励、引导社会组织成立足球协会、业余足球俱乐部,并负责做好业余足球俱乐部的登记备案和后备人才培养等工作;组织教练员、裁判员、俱乐部有关人员培训;加强全市竞技足球比赛管理;广泛联系和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建立足球发展宣传机制。由市委宣传部负责统筹好全市新闻媒体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全市足球发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足球氛围。

 

强硬件 拓展运动场地 

  把足球场地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在市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等项目中,规划建设一批5人制足球场地;规划新建2块以上标准足球场。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足球场地建设。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支持企业、单位利用原划拨方式取得的存量房产和建设用地兴办足球场地,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非营利性足球场地设施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土地;不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经营性足球场地设施项目,连续一年以上的可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足球场地的水、电、气、热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

  建立足球场馆共享机制。促进公共足球场以有偿收费和分时段免费相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推动学校足球场在课外时间向社会开放,建立学校和社会场地的共享机制。按照管办分离和非营利性原则,通过委托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招标选择专业的社会组织或企业负责管理运营公共足球场。

 

                      重赛事 提高竞技水平 

  提升现有足球赛事,拓展赛事种类,形成“全面覆盖、种类丰富,保障有力”的开远足球赛事体系,努力扩大开远足球影响力,引吸更多的足球资源要素向开远聚集。

  (一)举办开远“小康杯”足球邀请赛。第一阶段安排在每年910月,由市足协统筹安排全市足球俱乐部报名参赛,引入企业赞助冠名支持,为社会足球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前四名可参加第二阶段比赛;第二阶段安排在每年州庆假期,邀请全州各县市、昆明及相关地州参赛。

  (二)举办校园足球联赛。比赛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组别进行,设男子组和女子组,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

  (三)举办机关、乡镇(街道)足球联谊赛。每年3月至4月组织各机关单位、乡镇(街道)开展5人制职工足球联谊赛;各乡镇(街道)每年利用农闲时间举办乡镇足球联谊赛。

  (四)拓展“小康杯”赛事。积极申报承办开远“小康杯”东盟足球邀请赛、开远“小康杯”全国中小学生足球邀请赛、开远“小康杯”全国中老年足球邀请赛等足球赛事。

 

                      强基础 鼓励群众参与 

  引导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部队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开展足球运动员注册工作,建立全市足球人才数据库;从全市各足球队中择优选拔,组建开远老、中、青、少4个年龄层次的市级足球代表队,定期开展集中训练;市足协派出教练员、裁判员加强对全市各类足球活动的指导;积极组织参加省级、国家级业余足球赛事。

  鼓励在开企业以俱乐部形式组建稳定的业余足球队,并鼓励其注册成为民办非企业法人足球俱乐部或者成立专业的体育产业运营公司,规范俱乐部运作,扩大影响力,吸引足球爱好者到俱乐部培训。鼓励企业组队参加全市“小康杯”赛事,促进企业职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地方的交流合作。

  鼓励机关事业单位组建足球队,开展单位间的友谊比赛,积极参与到全市各类足球活动中来。乡镇(街道)负责组织村(社区)开展足球活动,推动农村足球蓬勃发展。加强与部队沟通联系,适时开展军地足球联谊比赛。

 

                     育人才 营造良好环境

 

  (一)拓展足球运动员成长渠道。加大培养力度,完善选用机制,畅通优秀苗子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到职业足球的成长通道。建立健全青少年足球人才库,入库苗子优先向市级以上足球队输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优秀足球苗子流失。积极向国家、省足球队、职业足球俱乐部和足球学校输送优秀足球运动员。

  (二)实施“人才强足”工程。建立“派出去、引进来”机制,把引进高水平足球教练员工作纳入全市人才招聘计划,享受人才引进同等待遇,每年派出优秀足球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聘请高水平足球教练到开远开展周期性培训。

  (三)定期开展裁判员业务培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足球专家培训教练员、裁判员。积极做好足球裁判员等级申报工作,选拔突出的足球裁判员参加各级培训班。利用资源优势,选拔小足球队员进行小足球裁判业务培训,夯实后备力量。

  (四)为优秀足球运动员就业创造条件。开发就业岗位,支持退役运动员经过必要培训和考核,担任足球教练员、裁判员、讲师,或到企事业单位成为群众足球活动骨干。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吸纳退役足球运动员就业,支持退役足球运动员进入足球运动协会、足球俱乐部从事足球管理和服务工作。

 

                          看未来 发展校园足球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我市自2009年启动校园足球活动以来,校园足球活动得到了广泛开展,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去年4月,我市成为首批校园足球示范城市。把校园足球作为培养青少年足球兴趣、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的基础性工程,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

  (一)抓好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示范区工作。在校园中倡导“团结协作、积极向上、顽强拼搏、健康成长”的校园足球文化。灵活用好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教材,立足实际,科学编制教案,形成适合本校开展的足球课程体系。

  (二)重视足球苗子培养。完善考试招生政策,建立贯通高中、初中、小学的校园足球队直升教学模式,允许足球特长生升学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对代表开远或红河州参加省级(含省级)以上比赛,获得国家二级(含二级)以上足球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且通过相关部门测试的,开远市第一中学、开远市第四中学、开远市实验中学可降低录取分数线录取。

  (三)创办青少年足球学校。依托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河技师学院和即将启动建设的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项目,积极引入社会组织或团体,创办开远青少年足球学校或设立足球专业,探索建立文化教育与足球运动紧密融合的新型足球学校。

校园足球蓬勃开展 03.jpg  

(缪应志 摄)

山区学校开展足球运动

04.jpg

一场民间组织的友谊赛

05.JPG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