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开远校园 > 正文

用心呵护“花朵” ——我市全力提升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水平一瞥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2-26 11:57:38

   

●记者 于学康 通讯员 张成强 文/

  近年来,我市努力强化学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部门联动,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全力保障了学校的食品安全,使我市各中小学校(园)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责任事故。

 

优化学生就餐环境

  我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26所,幼儿园6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全市在校学生53508人。针对大多数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差、设备简陋,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我市从2009年实施校舍安全及“全面改薄”项目以来,结合全市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方案,通过自筹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对全市35所中小学校(园)食堂进行了新建或改扩建,建筑面积达22852平方米,总投资3600万元。2015年,投资70余万元统一采购配备了70所农村中小学校的冰箱、蒸饭车、消毒柜等厨房设备。学校标准化食堂建设及厨房设备的配备使用,极大改善了学校食堂的条件,为食品安全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我市还积极构建全市学校(园)食堂监控网络平台。2012年至今,全市加大人防物防技防资金投入力度,创新监管模式,投入约600万元资金进行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监控设备的安装与联网监控,建成了教育系统安全监控网络系统,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共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922台,学校相关部门可实时查看监视器上显示所有监控区域内的图像(包括对食堂的监控图像),硬盘录像机将图像资料进行保存,保存期15天以上,以便查询、回放、刻录。为提高监管力度,市有关部门通过“开远教育光纤城域网”远程连接各中小学、幼儿园的视频监控设备,实现市教育局领导、相关监管科室的电脑可实时、流畅抽看所有接入学校的视频(包括对食堂操作间监控视频),市教育局领导和相关科室及时监管掌握各学校的安全管理状况,及时督促学校进行整改。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

  我市将食品安全摆上学校安全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健全管理机构,配齐配足管理人员。教育局从上到下对食堂负全面管理责任,主管副校长负主要管理责任,食堂管理员对食堂管理负有直接管理责任,做到各级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政令畅通,形成了从上至下严密的食品安全管理网络,并从工作经费上给予全力保障。

  我市还进一步理顺考核评价机制,将食品安全管理纳入学校(园)年度目标考核,每年年初与学校(园)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市场监管局与建有食堂的学校(园)签订了《开远市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责任书中明确了食品安全监管单位、市教育局、学校(园)三方应承担的具体责任;各学校(园)长与食堂管理人员、供货商以及小作坊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和承诺书,食堂管理人员与厨师和从业人员签订食品安全加工承诺书,层层把关,责任到人,从而保证了食品从采购到加工整个环节的安全,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必究。我市每学期还定期召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及时传达各级各部门有关食品安全工作要求,科学部署各项工作,及时反馈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校(园)落实整改措施,建立健全检查—反馈(约谈)—整改—再检查的学校(园)食品安全工作跟踪检查机制。

  我市还在各学校(园)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开展符合中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教育,均能保证每个学期安排2个以上课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大部分学校(园)聘请市场监管局、卫生防疫等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园)开展食品安全工作专题讲座。在2014年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全省中小学生食品安全与膳食营养优质教学活动征集评选中,我市的参赛作品《安全、营养与我同行》和《关注食品安全,我们健康成长》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优秀奖。各学校(园)领导专题召开班主任会议,认真制定活动方案,明确具体实施人员,根据每年的不同主题要求,充分利用板报和食品安全教育课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以吸引广大师生的关注,最大限度地扩大宣传面,大力营造人人关心、重视食品安全的氛围。近三年来,举办培训近50期,培训人数600余人,培训内容有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等,提高了学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加强常规监督管理

  我市积极开展专项整治,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以中小学校(园)食堂为检查重点,对学校(园)食堂的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餐饮经营证照是否齐全、是否亮证经营、原料进货是否索证索票、是否做到生熟食分开、餐具是否洗消及保洁是否符合操作规范、督促学校(园)做好留样等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细致拉网式检查,严防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市有关部门经常定期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园)食堂食品安全进行明察暗访,每次检查后,市有关部门都及时将检查情况以文件或通报的形式向全市学校(园)进行通报:对一些安全隐患较多的学校(园),教育局当场下达了整改通知书,要求学校(园)制定计划,限期整改到位;对于没有及时整改到位的学校(园),教育局采取约谈的方式,督促其直到整改到位为止。我市还借鉴外地学校管理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各种监管制度,建立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员制度,制订了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员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学校食堂从原材料采购、台账建立、索证索票等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公示。

  我市还完善学校领导陪餐制度,做到每餐安排一名学校领导在学校食堂陪餐,第一时间了解饭菜卫生、质量、价格情况,并通过设置投诉电话、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接受学生投诉和了解学生对食堂菜品、数量、口味、服务等的满意度,听取学生的建议、意见。不断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食堂岗位责任制度,食堂职工考勤制度,并建立餐饮档案,促使全市学校食堂管理规范有序。

图为各部门及社会观察员联合检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02.jpg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