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华国(左一)在指导孩子们练习书法
●记者 李雪琼 实习记者 杨金花 文/图
今年7月,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少工委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上,我市钟华国书法室选送参赛的25名学生全部获奖,取得19金6银的好成绩,钟华国因此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寒门学子志更坚
钟华国出生在广西全州,自幼对书法有浓厚的兴趣。
幼年时,钟华国家境贫困,不懂读帖,就读碑文;买不起宣纸,就在放牛时用手指在墓地石碑上照着碑文比划。
初中时,钟华国有幸认识了原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伍纯道先生。伍纯道先生看到幼小的钟华国对书法如此痴迷,很是喜欢,对他进行专业的书法书写指导。
初二时,钟华国获得桂林市中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大赛现场,他见到当代国学大师、书画巨匠范曾先生。范曾先生为了奖励他,不仅指导他书法技巧,还给他画了一幅寓意深远的画:一个学生背着书包欲过桥,桥对面是高楼大厦。
然而不幸的是,18岁那年,正在就读广西新安师范学校的钟华国因父亲病重,不得不休学回家照顾父亲。
休学期间,钟华国不仅要照顾生病的父亲,还要干农活维持生计。尽管如此,他还是在每天做完所有事之后,抽时间在屋前空地上用水练习写字。
绿色军营天地宽
1993年,钟华国的父亲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好转,生活能够自理,钟华国走进了部队。
部队大家庭给了热爱书法的钟华国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的书法书写水平得到快速提高。由于钟华国用毛笔书写标语速度又好又快,各类活动的标语都是他写。
在部队,钟华国利用写字特长,经常与驻地共建单位、学校合作文化宣传工作,有时趁着出差的机会到各地学习、欣赏书法作品,不断提高书法鉴赏水平。
2002年,钟华国利用假期与二哥去北京出差,经朋友引荐,拜见了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启功先生。启功先生见他执笔自然、书写流畅,温和地询问钟华国能在北京停留几天?钟华国回答:“8天。”启功先生接着问:“想不想学一学啊?”
启功是当代名流,很多人想见先生一面都很难,更别说得到先生的指导、点拨了。
8天的时间,钟华国与启功先生朝夕相处,先生的风骨气度、幽默风趣、儒雅随和深深影响了钟华国。
上下求索留墨香
2014年,钟华国从部队转业。这时,他已经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青少年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他选择了留在开远创办“钟华国书法工作室”,希望将自己多年探索总结出来的书法理论知识推广开来,让更多热爱书法的人受惠。针对传统书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及学生临帖难、进度慢、缺乏兴趣的问题,钟华国结合长期实践和书法教育研究,努力探索简单、易学、见效快的教学方式。2015年年初,钟华国首创快速写好毛笔字方法——《钟华国九九速成法》。
2016年7月,钟华国开始用此教材开展教学实践。
“开始,我预计学生需要99课时、99天掌握书法技能,但通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只需60天就可以系统地掌握书写要领。”钟华国说。
由于《钟华国九九速成法》学习易、见效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受到家长及学生的欢迎,在开远书法教育推广中迅速产生极大的影响。
“以前我坐不住,写字姿势不正确,写的字也没有笔锋。后来跟钟老师学写字,钟老师人好又和蔼可亲,我喜欢来这里学习,现在已能安静地写出一手好字。”参加第十一届云南省青少年学艺大赛获得银奖的东城小学三年级学生周姝亦说。
今年3月,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邀请钟华国举办“开远市政府督学书法、朗诵培训班”,以推进我市中小学书法教育。羊街完小的李进伟老师学习2个月之后,在羊街完小成立书法兴趣培训班。
钟华国书法室的朱启荣老师说:“我跟着钟老师12年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挚爱、热情,深深地感染着我;他对书法教育公益传播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影响着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钟华国采取先培训老师再带动学生、先覆盖城区再辐射城郊的方式,在全市普及中国传统书法。为保证教学质量,钟华国定期到羊街乡红土小学、明德小学等乡村小学亲自进行教学。
截至目前,钟华国书法兴趣班遍及全市城乡中小学,已培训学生500余名。钟华国培养出来的学生开始以现场书法的形式参加全市举办的各类活动,小荷已露尖尖角。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