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梓毓
现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购物日渐成为人们的新风尚。但由于乡村一级快递单量相对较少,运营成本高,许多快递企业不愿意下沉,进而,农产品无法通过快递发货,只能等着中间商收购,价钱常常被压得很低。
在开远,这一难题在今年5月得到了缓解。
“无需来回奔波前往城里,在家门口就可以把农产品寄出去。”对于今年生活中的一个变化,村民罗跃林直呼“幸福”。
罗跃林是开远市灵泉街道三台铺村委会田房村村民,家里种了10余亩葫芦梨。一直以来,快递到不了村,葫芦梨也“走”不出去,乡村物流遇到了瓶颈,加之去年以来行情不好,产品销量低,这可急坏了他。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开远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新期待。该市将“快递进村”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推进,于今年5月与红河州邮政公司达成合作,在全州开启了首家“快递进村”试点,统筹整合了物流仓储、快递企业、配送网络、一线站点、村社基层党组织等资源力量,逐步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快递进村”作为一项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工程,成了老百姓在田间地头享受便利快递服务的一把“金钥匙”。“以前销售葫芦梨要跑到城里去,不仅麻烦,路上还耽误时间。现在就很方便了,邮政公司直接免费上门收快递,再也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路上了,刚采摘的葫芦梨可以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客户手中,真的是方便啦!”罗跃林说起“快递进村”的变化,竖起了大拇指。
寄取快递,城里村里一个样。经过近半年的持续推进,开远市农村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据介绍,开远建成市级快递分拣中心和46个村组便民服务站(点),配置6辆邮政运输车辆,确保进村邮件48小时内到户到人,进城农产品24小时内分拣发运。
随着“快递进村”的不断推进,快递物流已成为服务当地群众的“幸福通道”,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自5月开展“快递进村”工作以来,全市农村进口邮件23万余件,出口邮件5800余件,其中,“快递进村”邮件16万件,占68%。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