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开远新闻 > 正文

“化石成绿——聚焦开远石漠化治理”之规划篇: 一张蓝图绘青山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27 13:52:20




凤凰山景色迷人。(记者 曹蔓夫 摄)

●记者 李雪琼 曹蔓夫 马俊涛 孙一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好规划,立足长远谋划布局,因地制宜实施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工作,在石头缝里构筑生态屏障,让石漠化荒山披上绿装。

  近3年来,全市累计投资4.98亿元,实施6万亩面山和通道绿化建设,其中石漠化综合治理2.67万亩、石漠化封山育林1.4万亩,区域内绿化覆盖率由原来的70%提升到95%以上。

  ●蓝图锦绣

  我市的城市面山和通道绿化治理始终离不开5个字:蓝图、模式、人。一张蓝图绘到底,才能造出绿水青山,走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按照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镇园林化、荒山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江河湖库景观化,生态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目标,我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开远市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凤凰生态公园项目从2016年3月开工建设,到2018年8月完工,包括凤凰山、凤凰湖、凤凰湿地建设,简称一山一湖一湿地,其中,凤凰山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

  过去人迹罕至的荒山石山——凤凰山,如今树木叠翠、绿草如茵、鲜花盛开,风景宜人,空气环境清新舒适,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点。

  “凤凰山建设初期,由于石头过多,树木无法种植。工人们把石头一块一块捡出来,垒成石堆。”凤凰山生态公园建设项目施工负责人陈国林介绍说。

  经过几年的生态修复,陈国林口中的石堆已经逐渐被植被覆盖,淹没在浓密的树林深处。走近细看,黄褐色的石堆上布满绿叶,石缝里盛开着娇美的小花,微风轻拂,多了几分别样的景致。

  一山一湖一湿地的建设,为城市建绿增绿,提升了城市品位,城市建成区扩大到2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884.9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022公顷,建成区公园绿地面积320.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40.9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1%,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37平方米。

  随着凤凰生态公园的建成开放,以凤凰生态公园为核心的凤凰湖片区“城乡一体化”整体城镇化建设大格局已经形成,4.9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正在快速聚集人气和商机。体育创意产业园、壹然广场文旅小镇、坝区河道综合治理、城区路网建设和“一水两污”建设等多个城市配套建设项目为凤凰湖片区提质上档,有效带动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育、健康娱乐等服务业集聚发展,一座现代化的时尚生态新城正在崛起。

  ●未来可期

  规划中,我市在南洞风景区附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引入种植观赏植物、经济林果,打造观花采果农家乐等生态旅游项目,结合实际,按照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思路分类施策,种植经济果木和观赏苗木。

  南山生态园建设项目是我市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的核心区域,也是我市首个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贷款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示范项目。

  项目地处南洞后山,东望锁蒙高速,西临白草路,南接蒙自,地理位置优越,但土地石漠化非常严重。据附近村民介绍,这块地从建国到现在已经植树6次,连比较耐旱的车桑子都没有成活过。山上只见荒草丛生,大大小小的石块漫山遍野。

  开远市生力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接了南山生态园项目,接下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

  为了把树栽好栽活,建设方在山上分别采用打塘栽、打沟栽、打台地栽等多种方式做试验,进行科学核算论证,提出专项实施方案。经开远市南洞流域生态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审核批复,最后采用坡改梯并客土种植、盖膜插杆固定等方式,为树木提供了基本的生长环境。

  为了帮助附近农户增加收入,改变过去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建设方聘请当地养殖户管理和保护园区。通过科学种植、规范管护,项目区域内树苗长势良好,充满生机。

  该项目目前完成种植面积4100亩,共种植湿地松、蓝花楹、香樟、黄槐、云南樱花等生态树种48万株,投资约6000万元。项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模式,为重度石漠化区域治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未来可期。我市在大力造林同时充分考虑产业发展布局和规划,将传统生态治理项目进一步提升,在改善种植条件的基础上引入林山花海、百草橙香、南山生态园等一系列经济林业项目,让石漠化项目升级为精品旅游项目,实现石漠化治理与乡村振兴、康体旅游有机结合,“绿水青山”正逐渐变成拉动产业发展的“金山银山”。

  ●梦想不远

  随着通道面山绿化三年行动计划的深入推进,我市结合城市规划、产业发展分片区布局项目,在锁蒙高速公路、石蒙高速公路、羊鸡高速公路、昆河二级公路开远段沿线以及开小路、楷小路等农村公路沿线引进社会主体参与荒山治理工作,培育苗木,进行园艺改造,让公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在羊鸡高速公路两旁,通过政府主导,公路面山运用石漠化治理项目和陡坡地治理项目进行石漠化综合治理;公路两边农地采取土地流转方式,由政府投入招标实施,进行高标准通道面山绿化打造。目前流转土地400多亩,种植蓝花楹、凤凰树、加湿松、叶子花等生态树种,线路总长6公里左右。

  沿羊鸡高速公路行驶,道路两旁已是满目苍翠、郁郁葱葱。

  “开远是个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县市,201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县市之一。为此,市林草部门结合实际,首先进行规划和树种选择,整合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天保工程等项目,通过各职能部门引导企业,发动群众,对通道面山进行绿化。”市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云峰说。

  在石漠化治理和面山通道绿化方面,我市破除政府包办的传统思维定势,创新生态建设模式,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采用政府主导、政府引导+经营主体参与、政府引导+农户参与、企业实施+政府回购、政府引导+社会建设生态公园等模式,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探索形成了生态建设多元发展模式,推动从“政府造林”向“社会造林”转变,实现面山和通道绿化建设的投资、建设、使用有机统一。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