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开远新闻 > 正文

滇南中心城市渐成型: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州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解读(8)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19 13:37:58

    特约记者 魏道俊

  核心提示: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州第八次党代会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一个融入、三个定位要求,认真总结了州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成绩经验,深入分析了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明确提出了今后5“13611”的工作思路,即一个目标、三大战略、六大跨越、十项重点、一个保障。其中,三大战略中的第一个战略就是融入滇中。由此可见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性。近年来,我州主动服务和融入到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滇中城市经济圈等中央、省的战略布局中,以滇南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经过坚持不懈的培育和发展,滇南中心城市初步成型,必将成为今后全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

  关键词: “健康新型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镇化的脚步逐渐迈出了新的节奏。健康新型的理念深入人心,正引领着经济社会走上科学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州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滇南中心城市建设,要依托城镇化健康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和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紧扣健康新型两个核心,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这是顺应历史、顺应民心、顺应社会发展的决策。人、家、城镇,这些元素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质量决定了城镇化的品质,综合承载能力决定了城镇化的水平。说到底,城市的发展体现出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而以中心城市建设带动其他城市发展的思路,便自然而生。就我州而言,南北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州情,只有通过北部地区的集群式发展和集聚性效应,才能带动南部地区的跨越,从而实现全州整体的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优化布局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唐朝长安城是我国古代堪称典范的城市,从规划布局上来说,实属精品。由此可见,作为重点打造的滇南中心城市的规划布局,显得异常重要。

  州第八次党代会高瞻远瞩提出,要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多规合一,增强城镇规划的前瞻性、权威性和连续性,力促一张蓝图干到底。北部7县市要实施一批城际快速交通和整体城镇化项目,加速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实现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滇南中心城市要以大屯海、长桥海两海片区为新的引领,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打造滇南中心·国家门户。要强化县城支撑作用,促进集镇扩容提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加速构建以滇南中心城市为核心、县城为重点、中心集镇和特色村寨为节点的新型城镇体系。提高河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国门形象和城市品位,建成服务全省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门户和跨境通道枢纽。

  关键词:提升品质

  品质,是城市品位高低的标志。未来5年,我州将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打造一批具有红河建筑特色、环境特色和人文特色的城镇,积极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城市品位,彰显独特魅力。加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公共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坚持产业和城镇良性互动,努力实现以城带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进一步提升城镇的生命力、竞争力和吸引力。

  关键词:统筹兼顾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这是多么暖心的举措,这是多么惠民的良政。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看到更多这样的话语和行动:深入推进人口市民化,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农民工融入城镇等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财政转移支付、城乡建设用地、财政性建设资金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政策,促进人口、产业和公共资源向城镇聚集,努力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关键词:改善环境

  滇南中心,宜居为上。好的城市离不开好的居住环境。今后5年,我州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硬措施,深入实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5年行动计划,大力开展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农村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在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农村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农村污水治理和乡镇供水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着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承载功能、居住条件,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和乡村,绝不把污泥浊水、脏乱差的环境带入全面小康。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