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成
又一年春节即将来临,故乡的大街小巷,又飘来了米花香……
快到春节了,故乡人家家忙着扒米花。
米花是故乡的特产,不知缘于何年何月,哪朝哪代,但腊月扒米花的风俗至今依然十分盛行。
小时候,每到腊月,也就是春节临近前夕,母亲早早就准备了糯米、香油、芝麻等,为扒米花作准备。
故乡盛产一种本土糯米,故乡人称“香糯”,米粒又白又圆,不仅吃起来软糯,而且芳香扑鼻。哪家蒸香糯,整条街的人们都能闻到,不用宣传,就知道有人家在扒米花了。
扒米花要选择天晴的日子,因为扒好的米花需要太阳晒干。所以,在每年的腊月间,只要天气晴朗,就有很多人家扒米花,糯米的芳香溢满整座迤萨山城。
扒米花需要一些技巧,但较为简单,一学即会。
在头一天晚上,家庭主妇们就用冷水浸泡糯米,浸泡时间在6个小时以上。糯米泡好后用大簸箕把水控干,再装入一个大木甑。
次日清晨,当暖洋洋的太阳照耀着山城时,家家开始烧土灶蒸糯米饭。蒸到糯米半熟时,要时不时往木甑里加点水,使糯米更粘、更香。蒸至四十分钟后,把糯米从木甑里倒入一个大铝盆里,然后拌入刮细的红糖和少量生芝麻,拌匀后再装入木甑继续蒸上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扒米花了。
扒米花时还要准备五六个大簸箕,因为簸箕是竹篾制品,具吸水份又不容易粘粘的特点,还方便拿到房顶晾晒。同时,还要准备一把汤勺,一碗白酒。用汤勺把糯米饭从热气腾腾的木甑里一勺勺舀出来,放在簸箕上,用筷子蘸点白酒慢慢把糯米饭扒成一个个直径约10厘米、厚约1厘米的圆形。因为糯米容易粘上筷子,蘸点白酒就可以解决粘筷的问题。扒米花时,火候要小,要边蒸边扒,直到木甑里的糯米全部扒完为止。
米花扒好后,要及时晒干。一般需要连续晒两天,再把晒干的米花用大瓦罐贮存,米花就不会霉变。
大年三十傍晚,家家都要炸米花。炸米花也是有技巧的,火候是关键,过度则容易焦糊,火候不到位则容易夹生。炸制的米花同样用瓦罐贮存起来,这样可以随吃随取,一年四季都保鲜。
故乡的米花食材地道,又是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又香又脆又酥,十分爽口。家里来客人时,热情好客的迤萨人便从瓦罐取出米花招待客人,客人往往赞不绝口。
春节即将来临,故乡的大街小巷,又飘来了米花香……
红包到 福才到 https://wallet.95516.com/s/wl/webV2/activity/springFestival/invite/html/shareIndex.html?r=MTM4ODc1NTAxNjc%3D&channel=7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