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婷
几个同事在一起喝茶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儿时看露天电影的事,气氛一下子热烈了很多。
一个说:“每到农闲时节,电影队就会上山下乡放电影。那时候,天气开始转凉,但在其他寨子放电影的时候,我还是会跟着哥哥姐姐们去。往往是三四场电影连着播放,夜越深就越冷,而且眼皮直打架,困得不行,可自己又不敢回家。熬到半夜电影散场,赤脚走在冰冷的山路上,等回到家,双脚冻得通红,都没有知觉了。即便如此,我们这些小屁孩依然是乐此不疲!”一个说:“小时候,为了看电影,常常是下午三四点钟就去场院里认最好的位置。好不容易等到开映,看不了多久,自己却躺在地上睡着了。等散场时,被人踢了两脚,爬起身,迷迷糊糊跟着人群往家赶……”
你说不完,我道不尽,时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讲到激动处,还会忍不住拍掌大笑。
听着大家伙深情的回忆,我自然也想起儿时看露天电影的经历。
在我的记忆中,电影队没有在我们那小山村里放过电影。有两个小村子和我们村毗邻,电影队经常是选择在三个村子的中心位置来播放电影。有时候,电影队就在小河边的那片田野里放电影。吃过晚饭,三个村子的人们三三两两来到田野,我们小孩子自然是早早来到的,选了一条角度好、距离近的田埂,席地而坐。伴着虫鸣蛙唱,伴着明月清风,伴着田野里的泥土和庄稼的淡淡清香,看着大屏幕中的生动场景,一个个夜晚变得如此美丽温馨。不管在哪里放电影,带给我们的都是无尽的欢乐、无边的希望。
离我们村三公里左右有一个煤矿,矿上隔三差五就会放电影,有时候在球场上,有时候在职工宿舍的场院里。村里总会有人提前得知放电影的时间,然后全村人就都知道了。吃过晚饭,除了腿脚不便的老人外,几乎是全村人都去矿上看电影去了,人们拖儿带女,说说笑笑。我们小孩子更是欢呼雀跃,你追我赶,总是最先跑到电影场,画个圈圈为自己和家人认好“地盘”,还常常为争“地盘”闹矛盾。玩累了,闹够了,电影还没有结束,我们就东倒西歪打起了瞌睡。散场后,我总是睡眼蒙胧,被母亲拽着,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家赶。
我的思绪又被现场的气氛给拉回来了,大家都在争着数出当年看过的电影,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报出名来:《大刀王五》《神鞭》《地道战》《神秘的大佛》……
看来,我们这一代人,不管身处何方,都曾经有过相似的看露天电影的童年回忆,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和珍贵财富。
现在,我不时会带孩子去电影院看电影,身处带有空调的房间里,坐着软软的座椅,各种零食饮料应有尽有,服务人员热心周到,3D电影声形逼真,高科技效果令人称奇,各种恢弘大气的场景和精彩的情节构思令人拍案叫绝……每次坐在高档的电影院里,我总会想起那些年我们看过的露天电影;总会想起那些年我们在山野里,在田间地头,在河边树下看电影的乐趣;总会想起《夜半歌声》的惊悚,《卖花姑娘》的可怜,《大刀王五》的英勇……
那些年,我们一起看露天电影的经历,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心里;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电影,让我们这代人学会抚今追昔。忆当年,想今朝,深感生活变化之巨大,社会发展之神速,祖国腾飞之高远!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