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人在旅途 > 正文

父亲和他的《送战友》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8-04 14:39:18

  ●雁过长空

  每天乘坐的公交车里有一位司机特别喜欢听老歌,每次他播放这首《驼铃》的时候,车子里总会有人跟着小声地哼唱:“送战友,踏征程,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眼前总会浮现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有些跑调的声音,很严肃认真地唱着“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样分别两样情……”这个老人,就是我的父亲。

  记得小时候,父母忙完一天的活计,会把我和弟弟抱在怀里,教我们背诗、唱歌。曾经在地方文工团当过歌唱演员的母亲会唱的歌很多,而父亲,永远只会唱两首歌,一首是《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一首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每次唱起这些雄壮的旋律,父亲都充满激情,双手挥舞着打拍子。

  后来,父亲终于会唱第三首歌了,就是这首《驼铃》。不过父亲一直管这首歌叫《送战友》。这是八十年代初期一部叫《戴手铐的旅客》的电影里的插曲,旋律非常优美,歌词也很感人,在当时传唱度很高。每次唱到“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弟兄,待到春风传佳讯,我们再相逢”这两句的时候,父亲总是特别投入。长大以后,从父母偶尔的交谈和叙述中,我知道父亲曾经当过兵,对部队有感情,对他的战友念念不忘。

  父亲很以这段当兵的历史为荣,当农民很多年了,他依然保持着许多当兵时候养成的习惯。比如睡觉前鞋子总是很整齐地摆在床边,早上醒来不开灯就能准确无误地把脚穿进鞋子里;换下来的脏衣服当天就自己动手洗干净,基本不过夜。在我的老家,洗衣服是女人干的活计,所以我男朋友第一次到我家时,看见父亲自己洗衣服,觉得很不可思议。

  父亲还曾把李白的《静夜思》改成“窗前明月光,本是瓦上霜,抬头思战友,低头思故乡”,念给我和弟弟听,以至于我在上学前背诵的《静夜思》一直是这个版本,直到小学课本上出现这首诗时我才知道原文和父亲的版本不一样。

  每年的八月一日这天,父亲都要到理发店理发、刮胡子,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到乡里的“公房”(就是现在的乡政府)去参加复员退伍军人座谈会。散会后还会带回点糖果之类的稀罕物,让我和弟弟也跟着“沾沾光”。所以在儿时的记忆中,建军节是个让我们小小期待的节日。

  父亲还收藏着一枚当年的五角星帽徽和一副领章,装在母亲唯一的陪嫁——一只皮箱子里。皮箱摆放在家里最高的木柜上,里面还放着一本《毛主席语录》和父母的结婚照,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家最珍贵的宝贝。

  年岁渐长后,我对父亲当年的心情有了一些理解。这些年来,各种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开始兴起,我和弟弟都很支持父亲去参加,希望他能和老战友们欢聚一堂,找回昔日的激情。

  上个月回家,父亲很高兴地告诉我,他的当兵补助金提高了,每年兵龄提高15元钱。父亲还很乐观地跟我说:“想想我那些早早就去世的战友,我很知足,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我相信以后老兵的待遇还会提高的。”

  那一刻,看着父亲斑白的头发和苍老的面容,我心里五味杂陈:我敬爱的老父亲,中国的老兵们啊,他们的心是金子做的!无论经历过多少坎坷和艰辛,他们对国家和人民始终保持着忠诚和热爱。在父亲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

  写下此文的时候,耳边再次响起父亲爱唱的那首《送战友》:“送战友,踏征程……顶风逆水雄心在,不负人民养育情”。建军节到了,祝愿我敬爱的老父亲和天下的老兵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幸福平安!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