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张长坡
张长坡在讲革命往事
●特约记者 罗宏伟 文/图
今年90岁的张长坡,衣着整洁、精神矍铄。虽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疾,但因为曾经数十次的战场淬火,仍然意志坚强、精力旺盛。
战场显神威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之一是迫击炮,而炮兵,就成了部队中的“宝贝兵”。
1949年4月,家住河南省登封市东华镇周庄村委会马窑村的张长坡,入伍后就成了“宝贝兵”,并多次在战斗中立功受奖。
“入伍后,我被分配到某集团军38师112团三营机炮连七班,属迫击炮一炮手。”他回忆,中央军委下达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命令之后,他随部队一路南下。
阳江解放后,张长坡所在的炮班,背着炮弹及行装,从广西追敌至云南,到达我州屏边县时部队才总结表彰“阳江战役”中的战斗英雄。因弹无虚发、机智勇敢,张长坡被记二等功一次。
随后,部队从屏边转战个旧、元阳。张长坡回忆,约在1950年初,部队转战到元阳担任剿匪任务。一次,部队遇到了一个顽敌窝点,营长立即向炮兵班点将。张长坡说:“我们只用了一发迫击炮弹,就炸掉了土匪的一个窝点。”他所在的炮班再次受到表彰。
战后立新功
从河南入伍后,张长坡随部队一路南下,从湖北、江西、广东,再到广西、云南,一路几千公里,行军途中经常吃不饱、穿不暖,靠两条腿和坚强的意志,边追击边战斗,他们吃了不少苦。“我们靠的是解放全中国的信念,从来都没有人叫苦、掉队!”张长坡说。
无数次战场淬火,张长坡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1951年,在元阳剿匪期间,他被选中并派到蒙自某部担任教练班长;1953年,他回到元阳不久就接到提干通知。
“那个年代的战士,大部分都没有读过书。”张长坡说,为了补充文化知识,他先后到建水、昆明等地读书6年,毕业后到团部任助理员。
张长坡说:“本想,当了干部后会轻松些。但上级安排我,带领战士架设电话线任务,比战时还苦。”张长坡带领战士,先后架设了河口至金平、金平至个旧、昆明至思茅(今普洱)等多条电话线;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自己砍树干、翻山越岭、穿林越壑,提前完成了架线任务。也正是他组织有力和敢于奉献的精神,部队为他又记二等功一次。
1964年,张长坡从金平调到开远某后勤保障部队,直到1981年正团职离休。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