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谢华
“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女儿捧着一本古诗词,颇有韵味地诵读着,这充满童稚的声音,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我那遥远的童年时代……
由于家里缺少劳动力,我才七八岁时,就跟村里的小伙伴去山上放牛了。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戴上桉树叶编的草帽,先把牛赶去一个大滚塘里,让牛喝水,洗澡,打滚,然后把它们赶上山坡吃草,我们就选一处阴凉的地方玩起来,抓石子、跳皮筋、弹玻珠、砸豆腐块、掷三角板……虽然游戏简单不过,我们却玩得不厌其烦,不亦乐乎!直到看见牛儿快要吃到庄稼了,才赶紧追去。
有时因贪玩,牛吃了人家的几棵玉米苗的事时有发生,当时心里忐忑不安,生怕主人家发现了要我们赔偿,但玩着玩着就把这事忘到九霄云外了。到了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就派两个伙伴回家包冷饭来吃,有口缸的用口缸抬,没有口缸的用碗装,有的甚至把衣服倒过来兜饭,谁家有点酸菜乳腐之类的,都会毫不吝啬拿出来,伴着冷饭吃味道更棒了。
要是遇到秋收时节,我们架上一堆火,把地里掰来的新鲜玉米、拔来的花生丢进火堆,等到闻进清香时扒出来,那鲜甜和脆香,早惹得我们淌口水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何等的美味呀!
太阳快下山时,是我们一天最快乐的时刻了!这时凉风徐徐,牛儿吃饱了,喘着粗气,鼓着大肚子,慢条斯理地走着。我们找个比牛稍高的小坡等着,牛一到这里。我们便倚势爬上牛背,随着牛的节奏一前一后晃荡着,那神气的感觉仿佛皇帝出征一样!
放牛有乐趣,但也不乏心酸之事。
放牛最怕的就是遇到天气突变。一次放牛的经历让我印象极深。出门时晴空万里,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四起,豆大的雨点劈头盖脸打下来。我抬着一把伞,在山坡上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伞几次被吹飞,这时心里最担心的还是牛儿在不在?那可是放牛娃天大的事儿!风大伞遮不住,只好落下伞,迎着打在脸上生疼的雨珠子,一边哭一边去找失散了的牛,直到家里的大人找到我们,才拖着一身湿漉漉的脏衣服回家去。
放牛最痛苦的事就是把牛放丢了。记得有一次,几个小伙伴玩得很开心,不觉太阳就下山了,各自要赶牛回家了,可是,我家那头强壮的牛犊子不见了,只有那头母牛和它的羔子。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让伙伴们帮我赶回那两头,自己在山上像疯了一样地找,无奈天快黑了,自己又害怕,就边哭边跑回家去找大人帮忙。大人听到消息,也着急地四处寻找,但天已黑净,打着手电筒,视野受到限制,找到八九点钟也没找到。后来,想到邻寨的也在不远处放牛,这牛犊子会不会跟着他们的牛走了?于是,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其他寨子。路上,我一直小跑跟着大人,在黑暗中我还双手合一地默默求菩萨保佑,赶快找到丢失的牛犊!终于在邻寨,我们找到了他们拴在树上的牛犊子。听说是跟着他们的牛后面来的。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小小牧童的苦与乐,现今想起来,总是那么的耐人寻味。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