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杨亦然
随着一声长长的汽笛声响彻开远城,曾经远离开远15年的火车又重新回归了。开远人对于那晃晃悠悠的绿皮火车有着别样的情结,对此,开远人有太多的感情,有太多想说的话……
重新坐上每小时行驶20公里的列车,在平稳的车厢,透过车窗欣赏窗外的风景,犹如一首诗。铁路是诗一般的铁路,坐在火车上的每一位乘客,都会变成诗人。
——黄庆
黄庆是在铁路工作了41年的铁路人。他不仅把自己家装修成了一座“小型铁路文化博物馆”,对于开远火车和滇越铁路,更是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爱。
黄庆说,2003年6月16日,一纸通告让从昆明北到开远南的滇越铁路旅客列车停运;15年后,2018年7月20日,火车重新运营,全程11.61公里,经过7个站。旅程虽不长,却带来了开远老百姓的期盼。
在黄庆看来,滇越铁路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部缩影,书写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铁路和火车拉来了开远的繁荣和美丽,不仅让人对开远流连忘返,更让开远有了“交通要道”“咽喉重镇”“兵家之地”“物资聚散地”“能源化工建材基地”等称谓,奠定了开远的历史地位。
黄庆说,1909年,滇越铁路开通后,开远的发展就具有了“火车速度”;2018年,滇越铁路重新运营,给开远人带来了希望,让开远在城市发展带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乘势而上、顺势而发,焕发出新的生机,迎来新一轮的“火车速度”。
2003年6月,运行96年的滇越铁路客运停止,让我一时不能释怀。 ——曹定安
曹定安是原开远市文物管理所负责人,工作和生活都让他和滇越铁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火车停运的这段期间,曹定安和很多开远市民一样,心里有着诸多的不舍和怀念。
曹定安回忆,幼年时的火车印象历历在目。那时的开远人爱到城外火车站,看下车人或急促或悠闲的脚步;爱在小石桥铁路边,数火车挂几个兜,看火车头是“老母猪车”还是“背兜车”,和着机车活塞伸缩的节奏,快活地唱着“火车,你有几个老婆?”“十七八个、十七八个”……
那时,火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启程时,只要火车“起”的一声放开刹车,“咕”的一响轻滑车轮,城市的路就再远也不远。归程时,只要火车靠站,不管有无座位,不论时间多晚,回家的路再长也不长。
“火车今天重新开通,我起早赶赴火车站,去捡拾那段失落的火车情缘,买第一趟车的车票作纪念。”曹定安说:“赶到熟悉的火车站,一群青衣、黑裙的青春女站务员,唤醒了车站以往的生气。转进站内,列车旁、机车前巡回一番,回味昔日剪票上车的感受;在大塔——开远站牌前流连,抒发客车与站台久违的感慨;出南机口,信步祥云路站,寻找幼时与火车同乐的美好回忆,重温出差归程候车的情真意切……”
开远的火车终于重新开了。近段时间以来,什么时候可以坐上火车一直是开远人最关心的话题。
——张文海
张文海是开远工务段的一名职工,在铁路工作28年的他对滇越铁路和火车也有着自己的情怀。
张文海说,10多年前的开远火车站一派繁忙景象,做买卖的、探亲访友的、回家的人挤满了米轨火车的车厢。尽管米轨铁路有些老旧,但火车依然方便快捷,是很多老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张文海说,开远火车站从2003年开始沉寂,当年6月,滇越铁路因老化严重、事故多发等原因被铁道部要求停止客运,接着,部分车站停业,工作人员相继撤离。火车停运,似乎意味着开远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就将与火车告别了。开远人一直希望滇越铁路恢复运营,让开远火车站恢复繁华。
开远南北轨道交通公交列车开行,对开远和百年滇越铁路来说,应该都是转型发展的一个契机。
——董晓东
董晓东是开远市讯社的编辑。他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家住在迎晖桥附近的南园新村,那里紧挨着进出城的滇越铁路线,每天早早晚晚火车的汽笛声不绝于耳,每个夜晚也都是伴随着火车驶过“哐啷、哐啷”的节奏声入睡。”南来北往的铁路、公路在开远交汇,筑就了开远滇东南“旱码头”的地位和数十年的辉煌。
他还对重开的小火车提了两个建议:
一是进一步营造铁路沿线的亮丽景观带,打造网红小火车观光线路。目前,只在铁路沿线两侧各栽种了一行冬樱花树,很难形成景观带。应该穿插植入蓝楹花、紫薇、凤凰花、三角梅等景观树种,在铁路线两侧各形成3至5米宽的景观带,使这段铁路线一年四季有亮丽的色彩,依托凤凰生态公园的大环境,打造网红米轨铁路观光线路,引来人潮,聚集人气,带红开远城,助推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
二是进一步把行车站点延伸至蒙自的芷村,中间把碧色寨串起来。这样,既能把这条铁路线打造成开远——蒙自城际间的轨道交通公交列车,又能作为一条百年滇越铁路小火车体验和观光旅游线路来打造,通过芷村、碧色寨、凤凰生态公园,带动蒙自和开远的旅游产业发展。
火车的回归,仿佛又把我带到了渐行渐远的年代。曾经远去的火车,现在又回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希望火车越开越远…… ——孙鸿姝
孙鸿姝是小龙潭电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也是开远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闲暇时间,她用镜头记录下开远的点点滴滴,最爱拍的就是滇越铁路和绿皮火车。
孙鸿姝说:“火车的提速和高铁的出现代表着速度的重要性。而在云南开远,有一种慢慢悠悠的米轨绿皮火车,曾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她虽然休息了15年,如今又回归到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曾经乘坐过绿皮火车的一代开远人,心里面有一种莫名的激动。”
哐哐咔咔,晃晃悠悠,百年之间,变的是世事沧桑,不变的是绿皮火车承载着的开远人对百年米轨的情怀。
“呜——”,开远人也和着绿皮火车一样,在新的时代里,重新从心出发…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