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和军生
今年“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驻碑格乡下米者村委会的扶贫攻坚工作队队长王继东被碑格乡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去年7月,王继东被碑格乡党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队员”称号。
王继东是来自于市民政局的工作队员。2016年2月12日,他来到了下米者村任驻村扶贫攻坚工作队队长。上任伊始,他发现下米者所属的、也是他具体挂钩的、离村委会最远的鲁都克村没有喇叭、没有手机信号,而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自来水,每天只流淌两个小时,而且水流很小,只有筷子那么粗。老百姓连最起码的召集开会的信息都不畅,连生活用水都无法保证,还谈什么脱贫。王继东立即着手解决鲁都克的问题。经过协调,鲁都克的喇叭一个星期之后就响了,群众听到了久违的喇叭声,而工作队员召集群众开会,传达扶贫攻坚政策也方便多了。水的问题,王继东通过协调水务局,修缮了鲁都克的蓄水池,疏通了管道。看着全天哗哗流淌的水,村民们欢呼雀跃。通讯信号的问题,王继东三天两头去找电信部门,通过市里的协同努力,终于,电信部门在鲁都克修建了一个发射塔,历时一年,偏僻的鲁都克有了手机信号和宽带网。
对于整个下米者行政村的情况和扶贫工作,王继东更是心中有数。下米者共有6个村民小组663户3093人,再次精准识别后,有建档立卡户174户。一年了,围绕这些贫困户,共发放各种补贴扶持资金117万元,都是经王继东之手,无一分钱差错。2016年初,下米者有6个工作队员,之后,因为各种原因,陆陆续续走了3个。王继东他们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倍,但是他们依然努力圆满完成了任务。去年,乡里下达给下米者栽种250亩万寿菊的任务,经过努力,王继东争取到752亩,去年底,仅万寿菊一项就为全村的建档立卡户人均增加500至1000元收入。在市民政局的帮助下,王继东为村民引进了一家信誉度比较高的公司,栽种当归(也叫绵归,是当归中的精品)。全村栽种了200亩,公司与农户签订了协议,保底价为每亩3000元。经王继东做工作,当归苗、地膜、农药全部由公司免费提供,农户不出一分钱。仅这一项,农民就可收入现金60万元。王继东想,通过200亩的当归栽种,让能干的、会干的人来带动贫困户,因为种包谷每亩才300元。公司老板答应王继东,如果今年种得好,明年,他们将在这里把当归种植面积扩大到3000至5000亩。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真是一个福音。同时,王继东还从文山引进了山药栽种,套种在玉米地里的这种牛尾山药,每亩也可收入3000多元。王继东让村民今年先试种55亩,如试种成功,明年可在鲁都克发展1000亩。鲁都克有89户420人,如果一家栽种10亩,每家就可增加收入3万元。王继东是为群众这样盘算的。
王继东说,工作队员不仅要心有群众、吃苦耐劳,还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他到各自然村去工作,从来不在贫困户家吃饭,即使是中午两三点,也要回到村委会吃方便面。当然,吃方便面是他们工作队员的家常便饭,因为这个村基本上没有人种蔬菜,而且经常停电,吃饭是一个大问题。不过这些困难对于王继东来说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可以克服。还有许多大问题让王继东头疼。
王继东来的时候,下米者村委会的党组织基本瘫痪,而眼下正是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能显现,如何打赢这场攻坚战?身兼党总支第一书记的王继东,一方面抓精准识别、产业发展,一方面抓党组织的建设、党员作用的发挥和年轻党员的培养。他到任后,恢复了“两会一课”活动及党组织的其他活动,明确了党总支成员的职责,逐步完善了村党总支的台账,并着手培养新人,目前已有4个年轻人写了入党申请书。党旗飘、跟党走,党旗扬、产业强。整个行政村在党总支的坚强领导下,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促进下,无论是产业的发展,还是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当然,这与王继东整个身心扑在下米者、一心一意为群众谋利益的忘我精神和废寝忘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为了下米者的群众,王继东自家的、令他头疼的大问题,他却无法解决、也无法顾及了。他的79岁的老父亲因膀胱癌,在昆明做手术,他当天到昆明去看望,第二天就返回了下米者。手术后,他的父亲来开远休养,可王继东却无法照料,下米者村的工作实在离不开他。去年1月10日,他的儿子结婚,他匆匆参加完儿子的婚礼,12日就奉命来到了下米者。去年12月9日,他的小孙女诞生,儿子给他打电话说来看一看孙女,他正在下米者主持召开党总支会议,还没有听清是怎么一回事,他就挂断了电话。他已经把下米者当成了自己的家,这个大家庭的事情,再小他也要操心,而他那个小家,再大的事情,他也顾不过来了。王继东把整个身心都扑在了下米者,把浓浓的真情都献给了山乡的群众。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