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远 > 地理人文 > 正文

记忆开远:红疆饭店的前世今生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9-09 12:16:22

  

●尔康 文/图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对于生活在开远的人来说,“红疆”就曾代表了故乡的味道。

  记忆中的“红疆”味道

  有关“红疆”的记忆一定都与饮食有关。早餐是那皮酥肉多的破酥包子,浅咬一口便能看到一团紧紧实实的肉馅;或是一碗爽口的焖肉腌菜肉米线,帽子菜不小心就能溢出碗边。到了中午,是酸爽的凉卷粉,红的是辣油,青的是新鲜韭菜,拌在一起,清爽饱腹,再搭上几只泡椒凤爪,便能舒舒服服地享受一顿午餐。到了晚餐时,红疆饭店是喧嚣的,不大的牌匾下站着两对甚至三对结婚的新人,赶赴喜宴的宾客络绎不绝,你总能在门口偶遇相识之人,互相问好寒暄并邀约同桌吃饭。新郎忙着跟朋友握手感谢,新娘微笑着给长辈点烟,孩童开心地边跑边把手里拽满的喜糖塞进小小的裤兜。席满开饭,菜都冒着热气,伴随着大厅里的喧哗。桌上菜品琳琅满目,酸辣可口的凉鸡卷粉、软糯粘牙的八宝饭,那浮着一层金黄色油脂的汽锅鸡,摆在桌上还热气腾腾,暖心暖胃。婚宴鲜有新奇菜色,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每道菜又好似旧朋友一般,亲切又不失惊喜。

  红疆饭店始建于1974年,伴随这座小城走过了40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人的欢笑,也调动了开远几代人的味蕾。美好的事物总易消逝,现在的人民中路车水马龙,热闹依旧,但再也见不到那块红色耀眼的招牌了。“红疆”只能活在大家的记忆之中,活在对开远饮食文化最美好的定义里了。

  “红疆”真的消逝了吗?或许没有,老一代“红疆”人仍旧传承着近半个世纪的文化,在各个饮食领域发挥余热。现在就带你去吃记忆中的“红疆”味道,寻找开远红疆饭店的遗迹。

  阿华红竹园——

  破酥包的味道

  你能想象时隔数年再一次吃到红疆饭店破酥包时的欣喜吗?一碗纯正的豆浆配上破酥包子,找到了旧时的味道。位于开远落云北路泸江小区旁的阿华红竹园,所有厨师都是曾在红疆饭店工作过的老师傅,连穿着都还有着浓浓的“红疆”特色。破酥包也沿袭过去的工艺,秉承一贯的品质,皮酥肉多,香气袭人。

  还记得“红疆”的过桥米线吗?浓浓的不掺杂任何味精的鸡汤,在这儿也能吃到。

  红疆月饼——

  浓浓的思乡情

  记忆中每年中秋节总能吃到红疆的月饼,最爱的自然是云腿月饼。形状是个半球形,用白色的油纸包裹着,油纸上用红色或绿色的颜料画着嫦娥奔月,颇有点古意。红疆的月饼总是馅多皮薄,又肥瘦得当,肥得润,瘦得香,咸中带甜,回味无限。

  又是熟悉的红疆糕点老师傅,用传承的技艺,延续专属于红疆糕点的味道。

  老一代“红疆”人正逐渐探索新思路,积极开拓微商平台,让你在这个中秋,无论身处开远或是异乡,都能吃上“红疆”传统蛋糕和云腿月饼,品尝家乡的味道。

  “红疆”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情、念旧、勤俭、坚韧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头,让人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但无论我们脚步走多远,故乡的味道依然熟悉而顽固,它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住千里之外的异乡客,另一头永远牵连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