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远 > 地理人文 > 正文

抄书遗梦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27 11:53:52

   ■陈怀志

  “十载中原是作非,文坛多难国艰危。蟑螂放屁香成阵,青竹开花臭又霉。黑夜偷抄门上锁,光天细究眼防贼。重逢霁月心腾浪,寸草何酬太阳晖。”——这是我37年前写的一首诗,它记录着一段辛酸的历史。

  十九世纪70年代,我在石屏人民银行新城营业所任所主任、兼新城财贸支部书记。那里离县城10多公里,没有书店、报刊亭,也没有图书馆、文化室。要想看到本新书,很难,要想读到新奇的小说,更难。要想学点知识,就只能向别人借几本旧书,反复咀嚼了。然而,借来的东西毕竟不属于自己,因此,抄书就成了我的一个乐趣和习惯。

  1976年5月的一天,一位友人将一本厚厚的手抄本给我,要我3天内务必看完,并叮嘱我千万不能外传。我接书一看,不觉惊呆了:“《第二次握手》?你从哪里弄来的?这可是一部被查抄的反动小说呀!听说,作者张扬现还在蹲监狱啊!”友人瞬间脸色大变,低声说:“声音小点!别话多,快看快还!”

  一阵恐惧、一番心跳之后,我终于悄悄躲在屋里,静静地读起来。读着读着,我被苏冠兰、丁洁琼、叶玉菡等科学家那忧国忧民的情操感动了,被他们那坚贞、纯洁的爱情故事感染了,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喃喃自言自语起来:“这不是一本宣扬和平、赞扬爱国主义的好作品吗?怎么会与‘反动’二字沾边呢?这样的书,若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该多可惜呀!”读着想着,“抄”的念头蓦地涌入脑海,未等看完,立即埋头默默地抄起来。白天锁门抄,晚上抄通宵,就这样苦熬了两天两夜,才将书抄完。接着,我又写了篇《读抄前后记》,附于130页的手抄稿前,认真装订成册,并找一张厚一点的白纸作为本书封面。为掩人耳目,我又将封面涂成浅绿色,画上三竿水墨竹子,题上“青竹”二字作为书名,细读几遍后,珍藏起来了。

  1979年1月20日早晨,我起床后像往日一样到野外锻炼身体,忽听到喇叭响起,一个美妙的声音在播:“《第二次握手》平反了!……”我感慨万千,边晨练边打起了一首诗的腹稿。回到宿舍,立即写了《重题第二次握手》一文,记下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并将腹中的诗稿嵌入文中。接着,找出手抄本,将短文附于前。这就是本文开头八句诗的来历。

  那年年底,我调到开远,第二年就买到了公开发行的《第二次握手》,并很快看到了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然而,手抄本《青竹》我至今还珍藏着。近日书架上找资料,突然见到它,感慨万千,遂成此文。但愿历史的悲剧不要重演,但愿祖国的文艺事业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生机勃勃。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