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远 > 地理人文 > 正文

大黑山 天生丽质难自弃 一朝闻名喜亦忧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1-11 17:10:43

     ◎记者 孙艳 文

  位于我市大庄乡老寨村委会的大黑山,风光秀丽、空气纯净,更有喀斯特地貌奇观石围城绵延数里,蔚为奇观。近年来,大黑山风光越来越为更多的游客所知,吸引了不少徒步爱好者前往探秘、游玩。游客的到来,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困扰和担忧……

  天生丽质难自弃

  大黑山位于我市大庄乡老寨村委会,大马(大庄——马者哨)公路穿行其间,交通便利。大黑山山形秀丽,山间植被良好、空气纯净,常年云雾缭绕,与山下相比,气温要低10度左右,可谓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最吸引人的还要数大黑山上的石围城。石围城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走进其间,处处可见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石围城内气候变化万端,时而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时而阴云密布、凉风阵阵。让人有一天之内便“历经”春夏秋冬四季的感觉。

  湿润的土地上随处生长着珍贵的黄杨木,不少石头上有美丽的贝壳图案。

  行走在这座自然造就的“石城”中,犹如置身人间仙境,令人俗念顿消。

  游人纷至亦喜亦忧

  前些年,除了当地的山民外,石围城一直很少为外人所知,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近年来,随着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不少市民走出城市,到乡村感受田园风光;或者选择徒步登山,领略和都市不一样的风情。大黑山的优美风光、石围城的神奇景观逐渐被发现。

  通过游客的口口相传,以及“人文红河”、“美丽开远”微信公众号,《红河日报》、《开远市讯》等州市媒体的宣传介绍,大黑山逐渐为更多的人所知,成为我市一个新的旅游景点。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大黑山上都会迎来数百上千的游客。今年10月,记者探访石围城,就遇上了由上百名市民组成的徒步群。大家徒步十几公里后,在石围城内席地而坐,边休息边享用自带的干粮,吃饱喝足后继续探秘,用相机记录下石围城的神奇景观。记者和其中的几位“驴友”攀谈后得知,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到大黑山石围城来探秘、游玩了。大家对石围城景观赞不绝口。一位姓李的大姐说:“这个地方空气好、风景优美,真是徒步的好地方,以前不知道开远还有这么好的地方,以后一定会经常来呢。”

  大批游客们到来,给古老的大黑山带来了无限生机,为下一步开发旅游产业、改善山区百姓生活开了个好头。但同时,游客的“闯入”也给石围城这片人间净土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

  记者在石围城内,看见不少游客丢弃在草丛中的塑料袋、矿泉水瓶等垃圾,这些“白色污染”在青草碧绿的山间显得特别刺目。另外,还有一些游客把石围城内随处生长的黄杨木挖走,把路面上的青苔铲走。甚至有更过分的游客,用锤子等工具把美丽的贝壳化石敲击下来带走。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石围城的生态环境,损坏了它天然纯净的“芳容”。

  加强保护迫在眉睫

  石围城绵延数里,怪石耸立、道路曲折,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深入其间很容易迷失方向。据当地的一名导游介绍,要游遍石围城,大概要半天多的时间。为了安全一定要有熟悉当地情况的人带领,否则最好还是不要深入,以免迷路。

  在对石围城的游览过程中,记者一直没有见到任何道路指示牌,也没有见到垃圾箱和提示不能乱扔垃圾、破坏树木山石之类的警示牌。面对纷至沓来的游客,对石围城采取保护措施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当地政府已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准备在石围城内设置指示路牌、垃圾箱。在此之前,也希望前往石围城探秘、徒步、观光的游客能自觉爱护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用心呵护这片神奇美丽的土地。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