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学康
在我市东山和西山的村寨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被誉为 “罗神针”的人在为农民群众看病治病,他对待患者似亲人的精神,给农民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 “罗神针”何许人也?他就是民建开远总支主委、市中医医院副院长、省内有名的针灸专家罗旭。
对于山区、半山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民群众来说,由于气候的原因,腰腿痛等慢性病十分常见,受经济及交通条件的限制,许多患者长年累月忍痛生活着,有的甚至长期卧病在床,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市中医医院一直以来都挂钩我市的西山片区,在常年下乡送医送药工作中,擅长针灸的罗旭发现了这一现象,他常常想,如果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那么山区半山区的农民群众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一句空话。罗旭决定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市特别是山区半山区的村村寨寨,决心为贫困地区的农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解除病痛。于是,几年前他就拟订了工作方案,开始了自己的医疗扶贫之路。
罗旭因为医术高明被誉为“罗神针”,名气很大,平时的工作非常繁忙。但不管怎么忙,一年之中他都要抽出三分之一的工作时间到贫困山区去开展巡诊活动,除了治病,每次还要送去大量的常用药品。
罗旭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下乡时常常要求助手带着一本专用的笔记本,每次巡诊,他都要求把当地的情况及病情较重的患者的名字、联系方式记下来,以便经常跟踪治疗效果,对于病情较重而又无钱医治的,他还常常把他们接到医院免费治疗。乐白道街道办事处白石岩村民小组的一建档立卡户家中有一位6岁左右的儿子患了脑瘫,罗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请挂钩的工作队员把这名患儿接到医院免费治疗,通过几个疗程的医治后,该患儿有了明显好转,患儿的父母看到孩子的病情稳定后放心地到福建去打工,一个月近万元的收入使这个家庭很快就摆脱了贫困。
去年以来,我市进入了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罗旭下乡的次数更多了。为了方便群众看病,从今年上半年开始,他还坚持每星期五到中和营镇的马者哨卫生院坐诊,让当地的患者有更多的治疗机会。除此之外,罗旭还利用下乡巡诊的机会,对乡村医生进行现场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诊疗水平,为改善贫困山区的医疗条件而努力。几年来,我市贫困山区半数以上的村寨到处都留下了罗旭的足迹,经他治疗的患者近万人,赠送的常用药品近10万元,培训乡村医生上百人次。
罗旭不仅用悬壶济世的方式开展扶贫,而且还充分利用自己是民建开远总支主委的身份,经常动员以经济界人士为主的民建会员到贫困地区献爱心。每次他下乡开展扶贫活动,都会有一些民建会员随他去献爱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民建开远总支资助贫困地区的资金就达10余万元,民建会员捐献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我们就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罗旭充满信心地说。如今,罗旭在扶贫的道路上越走越起劲,越走信心越足了。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