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锦标挂着“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奖章的近照
●记者 牛朝忠 文/图
今年中和营镇举办的敬老节上,有一个老人很引人注目:他不但现场捐了1000元钱,还提笔作诗歌颂孝亲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他就是潘锦标,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用实际行动孝亲敬老,曾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受到国家表彰。
小善举 助困难老人
提起潘锦标,没几个人知道,但说到“老广”,在中和营镇可是妇孺皆知。他会做生意,会吟诗作对,最让人称道的是他孝亲敬老的善举。
潘锦标是广东省茂名市茂港区高地村的农民。他年轻时喜欢摄影,上世纪改革开放后,他就开了间照相馆,以此谋生。1987年,他到我市中和营镇经营照相馆。他为人随和、热情,照相馆生意很不错。当地群众也慢慢熟悉了他,都亲切地叫他“老广”(因为他是广东人)。
1994年,潘锦标又开了一家药品店。营业期间,经常会遇到钱没带够或者赊钱拿药的老人,他都热情接待,或者干脆免费送药给一些困难老人。
潘锦标想,农村的老人没有固定收入,老来病多,有的摊上不孝的儿女,确实可怜;人人都会老,但孝亲敬老,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我带个头,为老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能带动更多的人为老人做一些事。
久坚持 为传承美德
潘锦标不仅在药店里帮助镇上的老人,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敬老节,他都会主动捐款给中和营镇老年协会,一千两千、三千四千……一直坚持至今。其中,2005年的敬老节,潘锦标捐出3万元购买红参,送给中和营镇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一支。为此,中和营镇老年协会给潘锦标送上了一面锦旗,表彰他的善举。
除此之外,潘锦标也没有忘记他家乡高地村的30多个老年人。从2002年开始,潘锦标每年到敬老节之时,不是回乡请老人们吃饭,就是带他们出门旅游。他没空回去,就委托在家的儿子负责办理。
潘锦标的坚持,得到了社会的肯定。2006年,在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活动中,潘锦标被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受到国家表彰。
随着年岁的增长,潘锦标已是一位67岁的老人。他关闭了照相馆,关闭了药店,把室内装饰店也转给了儿子经营。虽然如此,但他一直坚持在每年的重阳节,出资捐助中和营镇老年协会和家乡的老人欢度节日。
在潘锦标的带动下,中和营镇一些爱心人士也主动为老年协会捐款。在他的家乡高地村,也有爱心人士出资出力帮助老年人。
如今,上了年纪的潘锦标喜欢写一些赞扬改革开放、歌颂美好生活的诗歌。他有一首诗这样写到:“苦作勤耕半世多,寒来暑往垄中磨。欣逢晚景时光好,共聚重阳唱老歌。”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